清王元启撰。王元启,字宋贤,号惺斋,嘉兴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将乐知县。其书十卷,于东雅堂本、五百家注本及王伯大本均有指正。今存有嘉庆五年(1800)嘉兴王氏刻本。
【介绍】:杜甫作于乾元二年(759)三月。诗写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翁投杖出门,愤然从军的悲壮情景,全作老翁对老妻的告别之词,刻画了一对相依为命的老人互怜互勉、自慰自强的动人形象。蒋弱六曰:“通首心事
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上,有东、西绣岭。以山势高峻,如云霞绣错,故名。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
杂言诗中的一类。全诗共六句,依三、五、七言依次每两句递增。相传此体创自李白,其《三五七言》诗曰:“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或谓此诗为隋郑世翼作)
【介绍】:余姚(今属浙江)泗门人。徐鞀族人,吴越时隐士。《全唐诗补编·续拾》校后记收其诗2句。
【介绍】:岑参《银山碛西馆》诗句。二句化用汉代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不甘心忙于文字事务,渴望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的愿望,其豪情壮志,激人奋进。
晋潘岳《笙赋》有“枣下纂纂,朱实离离,宛其落矣,化为枯枝。人生不能行乐,死何以虚谥为”之歌。后以“枣下悲歌”指感叹人生短暂,荣华不常。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①犹伫见。窦巩《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纪事书情呈十二韵》:“伫看霄汉上,连步侍彤闱。”②观看。韦应物《再游西郊渡》:“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
①以目传情。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传盏加分数,横波掷目成。”②喻指男女情爱。杜易简《湘川新曲二首》之一:“本欲凌波去,翻为目成留。”
山名。在江苏句容市东南。原名句曲山。相传汉代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在此山中采药修道,升仙而去,故改称茅山。许浑有《游茅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