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所

唐诗所

选集。明臧懋循编选。四十七卷,附名氏爵里一卷。正集按体编排,分十四门,有古乐府、乐府系、三四言古诗、五古、七古、杂体古诗、风体骚体古诗、五律、七律、五排、七排、五绝、七绝和阙文。各门又分若干题目类从,名目繁多琐碎,《四库全书总目》斥之为“饾饤割裂”。所收仅初、盛唐诗,为前集。后集收中、晚唐诗,别集收中、晚唐“可抑者”,但未见刊行传世。有万历三十四年(1606)臧氏雕虫馆刊本。

明臧懋循编撰。懋循,字晋叔,号顾渚,长兴(今属浙江)人,万历八年进士,与王世贞、汤显祖等相友善。臧氏先有《古诗所》,后又沿前书体例而撰成此书,其自序称“搜引厘正,力倍于前。”有明万历刻本。全书共四十七卷,皆初唐、盛唐人诗,而自序中所说的“以中、晚为后集,以中、晚之可抑者为别集”,至今未见。大约臧氏以戏曲闻名,故其编选先乐府,后及各体诗。如卷一至卷三为古乐府,卷四至卷七为乐府系,除此之外,尚分有杂辞、杂歌谣辞、仙歌谣辞、男歌谣辞等,名目繁多,所以《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有“饾饤割裂”之弊。

猜你喜欢

  • 平地一声雷

    平地突发雷鸣巨响。比喻名声地位骤升。韦庄《喜迁莺》词之二:“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今多指有意外事情发生。

  • 李太白文集

    宋宋敏求编、曾巩编次。三十卷。宋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出身,仁宗时任知制诰,累迁龙图阁直学士,曾预修《唐书》,著有《春明退朝录》、编有《唐大诏令集》等。曾巩字子固,进士出身,官拜中书舍人,善古文,为唐宋八

  • 送刘十

    【介绍】:李颀作。或谓刘十即刘迅,为刘知几第五子,行十。这是一首送别诗。该诗写刘十隐居修道、逍遥山水的隐士生活,同时劝勉刘十勿弃用世之志。全诗无一般送别诗的缠绵伤情,反而透出一种规劝的意味,希望刘十重

  • 周匡物

    【介绍】:唐代诗人。字幾本。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生卒年不详。家贫。元和十一年(816)进士及第。试《学殖赋》、《莺出谷诗》传诵于世。曾读书天城山。敕改为名第山,因号名第先生。仕终高州刺史。以歌诗

  • 李白丛考

    郁贤皓著。198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考证李白交游的人物有宋之悌、元丹丘、孟浩然、崔宗之、崔成甫、贾至、刘长卿等四十余人。对郭沫若开元十八年第一次入长安说,作了充分的考证。对吴筠生平事迹的考证,

  • 湘江曲

    【介绍】:张籍作。诗写秋夜江边送别情形,或实写,或泛写,意境旷远空阔,感情含蓄,寓于阔水、落月、白萍、鹧鸪等意象中,回环反复,有不尽之味。

  • 公超谷

    地名。在汉弘农县(治今河南灵宝市北)山中。为东汉张楷(字公超)隐居之地,故称。独孤及有《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诗。

  • 不争多

    差不多。齐己《寄无愿上人》:“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鬓不争多。”

  • 鼓枻

    划桨;行船。《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劝屈原退身自保,最后鼓枻唱歌离去。后用为咏隐士之典。孟浩然《寻梅道士》:“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 酬元九侍御赠壁州鞭长句

    【介绍】:刘禹锡元和六年(811)作。壁州,《全唐诗》作“璧竹”。元九侍御即元稹,稹赠作者壁州鞭。璧州鞭是唐人极为贵重之物,故作者收到鞭后以此诗作答。前四句表示对赠鞭的感激,由此而想象巴山冰雪深处采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