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史

唐诗史

①许总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分上、下两册,总计近95万字。该书是一部关于全唐五代诗歌发展史的专著。除“引论”、“附录”外,全书共分七编。其中唐代部分六编。五代部分为末编。此书在诸多方面均有独到创新之处,如对文学史的构建与阐述方式、对唐诗发展的描述视角,唐诗发展分期及其演进历程描述等,而其鲜明的理论思辩色彩更给人深刻的印象,故出版后受到了较好的评价,认为“不仅为世人揭示了较前人显然要清晰和生动的唐诗流变风貌,而且提供给人们一种接近和认识唐诗历史的思维方式。”②杨世明著。重庆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47.9万字。是书论述了唐诗的成就及其特质,勾勒了唐诗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作者注重从政治、经济背景寻找诗歌发展的历史动因,实事求是地、从横向比较中把握不同时期诗歌特质;放弃了“诗必盛唐”的观点而取王士禛唐诗“一盛于开元,再盛于元和”的说法;对“四唐”说作了调整,分唐诗历程为七段;改变了李、杜、白三大家的传统说法,以李杜为宗,以王维白居易韩愈李商隐为大家;改称山水田园、边塞诗派为清淡、雄浑两途,将晚唐诗划分为雅、俗两类,肯定“元和”时期的诗歌创造个性,颇有新意。附录《唐代诗人字号别称及传记资料索引》。

猜你喜欢

  • 卿云

    【介绍】:岭南(今属广东)诗僧。约生活于唐末至五代前期。居长安。《全唐诗》存诗4首。

  • 杜诗百篇

    清张燮承注。凡二卷。选杜甫各体诗100题161首,大率杜诗名篇。其注释词语典故,探索诗作涵义,论述韵律章法,皆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较为得当,然多取之前人,无多新见,实为一普通读物,以便于杜诗之览赏。是

  • 岘山

    又名岘首山。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南。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门户。山高而不险,卑而不夷,松柏掩映,摩崖鳞比。晋征南大将军羊祜喜好山水,镇襄阳时,常登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东晋桓宣曾于山上筑城戍守。孟浩

  • 禽尚志

    东汉初人禽庆、尚长二人相善,隐避不仕,安贫乐道。后断绝家事,结游名山,遂不知所在。事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按,《后汉书·逸民列传》尚长作向长。后因以“禽尚志”指人脱离俗事,避世隐遁。权德舆《古人名诗

  • 梵志体

    诗歌风格。王梵志为初唐人,其诗多说理议论,语言平易浅俗,时见诙谐之趣,寄寓生活哲理。后人称其诗风为“梵志体”。

  • 薜荔衣

    用薜荔叶子制成的衣服。原为仙鬼所服,后亦指隐士服装。孟郊《送豆卢策归别墅》:“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亦省称“薜衣”。白居易《兰若寓居》:“薜衣换簪组,藜杖代车马。”

  • 裴贽

    【生卒】:?—905【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敬臣。籍贯不详。排行三十五。咸通十三年(872)进士及第。累迁右补阙、御史中丞。知大顺元年(890)、二年(891)贡举,擢王驾、杜荀鹤等。乾宁四年(897

  • 令狐楚

    【生卒】:766—837【介绍】:字殻士,自号白云孺子,行四,祖籍敦煌(今属甘肃),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新、旧《唐书》有传。贞元七年(791)进士,历德、顺、宪、穆、敬、文宗六朝,宪宗时曾入相,

  • 南山田中行

    【介绍】:李贺作。描述了诗人家乡南山田中的景况。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以后,广大农村田地荒芜,农民破产,一片凋敝凄凉。此诗就是通过一时一地之景,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这种破败景象的,有很高的概括性。诗人运用了

  • 牛希济

    【生卒】:872—?【介绍】:安定(今甘肃泾川)人。牛峤之侄。五代时仕前蜀,累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前蜀亡后,降于后唐,任雍州节度副使。为花间词派重要作家。《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