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三百首新译

唐诗三百首新译

①许渊冲、陆佩弦(Loh Bei-yei)、吴钧陶编译。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年7月出版。本书以英汉对照方式,收录唐诗317首。选篇以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重印、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为准,而将编次调整为主要依诗人生年及诗歌创作时间为序。无法确定生年的作者,其作品顺序则仍依喻本。本书作品英译部分,共出自39位译者之手,每首译诗后,除注明译者,附以汉文原诗对照外,另有英文脚注。书前有英文《关于唐诗与英文诗》、《唐诗与〈唐诗三百首〉概述》。书后以英文附录:Ⅰ.诗人小传;Ⅱ.译者小传;Ⅲ.唐诗英译书目。②陶文鹏、吴坤定、张厚感译注。北京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本书据中华书局1982年版《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注)本编排。每首诗后都有“今译”、“说明”、“注释”三部分。重点在今译。译文有的在诗行乃至用韵上都尽可能贴近原诗;有的则驰骋想象,在表达原作意旨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译文风格不强求统一。入选诗人都有生平介绍。

猜你喜欢

  • 烟树临沙静,云帆入海稀

    【介绍】:崔峒《登润州芙蓉楼》诗句。二句从远近两个层次描绘登楼眺望时所见江天景象,表达了诗人的闲情逸兴。

  • 李沼

    【介绍】: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初名臣李昉叔父。五代时官至右赞善大夫。余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句。

  • 唯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介绍】:李贺《平城下》诗句,谓只愁死于饥寒裹尸而归还乡里,毫不可惜为国战死沙场而戈矛倒地。写得戍边战士情怀悲壮。

  • 东瓯散人

    【介绍】:见崔道融。

  • 秦始皇陵

    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骊山北麓。秦始皇嬴政陵墓。该陵自秦始皇即位(前247)始修建,至公元前210年死后竣工,工程长达37年,征集工匠刑徒70万人。其封土之高大,陵园之宏伟,埋藏之丰富,均属空前绝后。陵墓

  • 伍员

    (—yún)春秋楚人,字子胥。其父伍奢为楚太子太师,与其兄伍尚同为楚平王所杀。伍员奔吴,协助吴王阖闾破楚,鞭楚平王尸以复仇。吴王夫差继位后,攻破越国,越王勾践请求媾和,伍员谏吴王弗许,越国用反间之计,

  • 怀县作

    晋人潘岳任怀县令时有《在怀县作二首》。见《文选》卷二六。后因以“怀县作”喻指县令的诗作。独孤及《酬常郿县见赠》:“辞后读君怀县作,定知三岁字犹新。”

  • 唐诗形成的研究

    方瑜著。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72年3月初版,台北牧童出版社又于1975年出版。全书共五章十五节,目次如下:一、绪论:唐诗形成的渊源与背景(经学、玄学的消长与南北文化的汇流,六朝文学新体对唐诗

  • 一刀两段

    用刀将东西斩成两部分。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四三:“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段截。”后用为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张子语录后录下》:“圣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段,千了百当。”

  • 鄂君船

    本指鄂君乘的船。后用为船的泛称。司空曙《送严使君游山》:“青春明月夜,知上鄂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