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初唐体

初唐体

武德至太极年间之诗体。《新唐书·艺文志序》云:“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已有就文章分期之性质。宋严羽首创“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之说。元杨士弘《唐音》分诗为“唐初盛唐”、“中唐”、“晚唐”三期。明高棅《唐诗品汇》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关于四期断限众说纷纭,迄今较通行的说法为高祖武德至睿宗太极(618—712)为初唐,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713—765)为盛唐,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766—826)为中唐,文宗大和至哀帝天祐(827—906)为晚唐。有此四分法,承严羽诗之五体说,遂有初唐体、盛唐体、中唐体、晚唐体之说。严羽注唐初体云:“唐初犹袭陈、隋之体。”未免失之偏颇。高棅《唐诗品汇·总叙》:“贞观、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习,王、杨、卢、骆因加美丽,刘夷希有闺帏之作,上官仪有婉媚之体,此初唐之始制也。神龙以还,泊开元初,陈子昂古风雅正,李巨山文章宿老,沈、宋之新声,苏、张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此说虽有不符史实之弊,但由于沿袭陈、隋之中,已具有转变为盛唐之因素,较严羽之见,似为全面。明许学夷《诗源辩体》:“武德、贞观间,太宗及虞世南魏徵诸公五言,声尽入律,语多绮靡,即梁、陈旧习也。”“永徽以后,王、杨、卢、骆则承其流而渐进矣。四子才气既大,风气复还,故虽律体未成,绮靡未革,而中多雄伟之语,唐人之气象风格始见。”“子昂《感遇》虽仅复古,然终是唐人古诗,非汉魏古诗也。且其诗尚杂用律句平韵者犹忌上尾。至如《鸳鸯篇》、《修竹篇》等,亦都古律混淆,自是六朝余弊。”“五言自王、杨、卢、骆又进而为沈、宋二公。沈、宋才力既大,造诣始纯,故其体尽整栗,语多雄丽,而气象风格大备,为律诗正宗。”这就从诗之形式和风格上较详尽地作了论述。

诗歌风格。一称“唐初体”。指初唐诗歌的总体风格。初唐是唐代诗歌由齐梁浮艳诗风向健康壮实新诗风转变的过渡时期。其时之诗歌,一方面尚存齐梁遗习,重视藻饰,时见绮靡之气;另一方面则渐趋雄伟赡丽,显示刚健浑厚之风。五、七言古诗得到发展,近体诗趋向成熟,然多“古律混淆”,尚未能摆脱“六朝余弊”(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一二)。从而呈现出过渡阶段的特有风貌。

猜你喜欢

  • 杞国忧天

    同“杞人忧天”。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参见“杞人忧天”。

  • 沧浪

    (—láng)①古水名,即汉水。皇甫冉《归渡洛水》:“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白居易《家园三绝》之一:“沧浪峡水子陵滩,路远江深欲去难。”②青苍色的水。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游鳞戏沧浪,鸣

  • 杨修

    东汉弘农华阳人,字德祖。为人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常能揣知曹操之意,曹操忌其才高,且为袁术外甥,故因事杀之。见《后汉书·杨修传》。后比拟才思敏捷的人。李端《送单少府赴扶风》:“范匄非童子,杨修

  • 浮蚁

    ①酒面上的泡沫。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②代指酒。萼岭书生《示边洞元》:“邂逅相逢萼岭边,对倾浮蚁共谈玄。”

  • 阳谷

    ①即旸谷。古代神话传说中日出的地方。亦借指太阳。刘商《金井歌》:“瑞雪不散抱层岭,阳谷霞光射山顶。”②指朝廷。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③地名。在今陕西省淳化县北。高适《

  • 许兰

    【介绍】:天台归真弟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在台州作有《送最澄上人归日本国》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录之。

  • 程紫霄

    【介绍】:五代道士。曾于后唐庄宗同光年间入内殿讲论。《全唐诗》存诗1首又1句。

  • 残春旅舍

    【介绍】:韩偓作。写于后梁乾化二年(912)蛰居泉州南安之时,抒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首联因题起兴,将相距数千里之“旅舍”与“咸京”由残春之景绾在一起,感慨遥深;颔联以工细之笔,勾描出一组诗意盎然的残

  • 杨潜

    【介绍】:开元十七年(729)为金州黄土县丞。今陕西旬阳城东黄土摩崖刻石中存杨潜所作残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录之。

  • 孙翊

    【介绍】:见孙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