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兴象

兴象

诗学术语。指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这是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叙》里所提出的概念。“兴”指感情兴发,或内容有所寄托;“象”指形象。盛唐诗人写诗,追求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了兴在象中,兴在象外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殷璠继承前人有关“兴”、“象”的论述,而有所创造,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用来概括盛唐诗人所达到的这种诗歌境界。他从正面肯定陶翰诗“多兴象”,孟浩然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他又通过批评齐梁诗歌“都无兴象,但贵轻艳”来突出“兴象”之说,显示他对这一境界的重视。虽然他只是提出了这一概念,并未作进一步阐释,但在理论上却开我国诗歌意境理论之先河,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 马冉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唐末任万州刺史。《全唐诗》录其《岑公岩》诗四句。《全唐诗补编》重录该诗,为六句。其余作品已佚。事迹见《全唐诗》所附小传。

  • 阿监

    即太监。阿,名词前缀。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六八:“阿监两边相对立,遥闻索马一时回。”

  •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介绍】:杜甫《丽人行》诗句。态浓意远,谓姿态浓艳,神情高远。淑且真,贤淑纯真,毫不做作。肌理细腻,谓肌肤腠理细嫩丰润。骨肉匀,体态匀称,胖瘦相宜。二句极写曲江游春丽人天姿之美。

  • 张少博

    【介绍】:大历间尝应进士试。余难考。《全唐诗》存诗2首。

  • 闻邻家理筝

    【介绍】:徐安贞作。诗言夜阑人静,愁坐无聊,忽闻邻女弹筝,由于音乐的沟通,遂生爱慕之情,然无缘相会,因思欲梦中一见。此诗特点在于明白如话,脱口而出,坦诚率真,毫无矫饰。吴乔评曰:“话乃心声,心由境起,

  • 禁当

    承受,承当。杜甫《春水生二绝》之二:“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 昨是儿童今是翁,人间日月急如风

    【介绍】:姚合《酬令狐郎中见寄》诗句,言岁月匆匆,童稚倏忽变成了老翁。抒发了一种时不我待的惆怅。

  • 蒋肱

    【介绍】:唐代诗人。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昭宗时乡贡进士。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后曾居荆南节度使成汭幕,为上宾,住五花馆。《全唐诗》存诗一首,但将其断句一联误作路德延诗。事迹见《唐

  • 曙雕回大旆,夕雪没前峰

    【介绍】:郑巢《送边使》诗句。这两句描写边塞的严冬景象:早晨,雕围绕着大旗盘旋;傍晚,雪隐没了前方的山峰。诗句意境苍凉。

  • 彭泽酒

    《宋书·陶潜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后因以“彭泽酒”为咏指重阳日饮酒之典。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