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全唐诗重出误收考

全唐诗重出误收考

佟培基编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为傅璇琮主编《唐诗研究集成》之一。51.5万字。本书旨在考订《全唐诗》中一诗互见于两家或多家的重出作品,以及误收唐以前五代以后之作,兼及唐人间误收之作。全书编次系据中华书局1979年版平装本《全唐诗》(包括《全唐诗逸》),以作家为纲,作品为目。凡属重出、误收的作家作品,均依原书编次列入,于诗题后括号内注明所在册数、卷次、页数。后即详加考辨。对历代传刻所造成的歧误,凡能明其归属者,考辨按断是非;难定归属者,列文献资料出处,以资旁证;对学术界意见不一者,分列诸说,以示疑义。意在甄辨歧互,删汰繁芜,去伪存真,态度极为审慎。编撰者博览穷搜,钩沉稽异,用功颇深,所获颇丰,共辑得重出诗3157首、句153则,误收非唐人诗863首、句25则;若加上《全唐诗》卷一〇至二九郊庙乐章及乐府歌诗又重出于作家本集中的互见诗2838首,那么,重出误收诗总计达6858首、句178则,涉及906家,尚不包括误收诗中的北周弘执恭,隋薛道衡,宋何蒙、王禹偁、刘宾、程俱、王安石、朱熹、姜夔、罗大经、周端臣,元萨都剌、虞集、丁鹤年、戴表元,明史瑾、刘崧、张以宁、汪广洋等人。该书实为有关《全唐诗》重出误收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凡研究和阅读《全唐诗》者,不可不读也。

猜你喜欢

  • 秋胡

    春秋时鲁人,婚后五日离家,任官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有妇采桑,秋胡悦之,出金诱戏之,妇正色相拒。及至家,母呼其妇出,乃先遇采桑者。妇斥秋胡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污行不义,愤走投河而死。事见汉刘向

  • 寄唐生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初年。唐生即唐衢,河南蒙阳人,举进士不第,因忧伤国事日非而哭。工诗,与白居易友善,他们约在贞元二十年(804)相识于李翱家,一见如故。此诗前二十句写唐生,既同情其无衣无食、怀才

  • 韩湘子

    【介绍】:见韩湘。

  • 田氏荆树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

  • 九华四俊

    指张乔、许棠、张?、周繇四人。张乔、周繇,池州(今安徽贵池)人;许棠,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张?,清河人,家于江南。初与许棠、张乔齐名。《登科记考》卷二三咸通十二年引《永乐大典》:“《池州府志》:张

  • 王定保

    【生卒】:870—940【介绍】:唐末五代小说家。南昌(今属江西)人。诗人吴融婿。昭宗光化三年(900)中进士。南游湖湘,不为马氏所礼。寻任容管巡官,遭乱不得还,岭南帅刘隐辟置幕府。南汉大有初,官宁远

  • 掌珠

    原喻指亲密的人,后多喻指钟爱的子女。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曾怜悯之惨凄,痛掌珠之爱子。”白居易《哭崔儿》:“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

  • 雁天霞脚雨,渔夜苇条风

    【介绍】:喻凫《得子侄书》诗颈联。出句渲染高飞云天的雁阵声势,诗思豪放,意象苍茫。对句勾画风轻月白的渔舟夜色,境地清幽,令人神往。二句融合两种景致,传达出一种感绪,堪为佳句。

  • 田园作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田家作》。作于早年隐居乡里期间。诗写作者远离尘嚣、恬静朴素、高士为邻的田园生活,及书剑无成、空老家园的感怀,表现了其渴望仕途进取与保持独立人格的内心矛盾冲突,抒发了他胸怀大志

  • 脍炙人口

    《孟子·尽心下》:“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后因以“脍炙人口”比喻诗文优美,人人传诵。齐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