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元稹

元稹

【生卒】:779—831

【介绍】:

唐代诗人、小说家。字微之,别字威明。先世本鲜卑拓跋部,北魏时改姓元。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长安,八岁丧父。家贫,由母课读。贞元九年(793)十五岁以明经及第。二十一岁初仕于河中府。二十五岁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二十八岁,与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名列第一,授左拾遗。以上疏论政得罪权贵,贬河南县尉。以丁母忧去职。服阙,授监察御史。勇于弹劾,触犯宦官权贵,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元和九年(814),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幕从事。次年,奉诏回朝,又出为通州司马。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819)召为膳部员外郎。十五年(820),得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擢中书舍人,充翰林承旨学士。与李绅李德裕友善,合称“三俊”。在职变诏书体,务纯厚明切。遭裴度弹劾,出为工部侍郎。二年(822),同平章事。为李逢吉所倾,出为同州刺史。三年(823),改浙东观察使。大和元年(827),加检校礼部尚书。大和三年(829)入为尚书左丞。四年(830),出为武昌军节度使。卒于镇。元稹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他称赞李绅所作“新题乐府”,列而和之,成新题乐府十二首,白居易又在其和诗基础上写成“新乐府”五十首,将乐府诗创作推向高峰。他又总结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经验,反对沿袭“古题”,主张“美刺见事”。所作乐府诗,如《田家词》揭露官军祸害百姓的罪行,《织妇词》为劳动妇女的不幸提出抗争,《估客乐》写官商勾结巧取豪夺的丑行,《上阳白发人》写上层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连昌宫词》追叙安史之乱前后政治上兴衰原因及征象,都继承了《诗经》以来优良传统,真切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很有深度,艺术上也自有特色。写得最有特色的艳诗和悼亡诗,直接源于诗人的恋爱与婚姻,充分显示他风流才子的一面,如《会真诗三十韵》写艳遇绘声绘色,当与其经历有关;《春晓》隐含对真切恋情的思念,引人遐想;《遣悲怀》三首,情真意切,言近旨远,凸现了甘于清苦的亡妻韦丛形象,堪称悼亡绝唱。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二人的大量酬唱之作,影响很大。其次韵排律,争巧斗奇,为时人仿效,称元和诗体。一些短小酬唱篇什,如白《舟中读元九诗》及元《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等,则颇具情致。元稹在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的同时,也以古文作制诰。所作制诰、制策等,格高词美,成为当时楷模。《旧唐书》本传后“史臣”说:“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壸奥,尽治乱之根荄。”其小说《传奇》(《太平广记》作《莺莺传》),写崔莺莺的爱情悲剧,赞扬张生“善补过”,为唐传奇名篇,含有作者经历。元稹文集,名《元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本和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钞本较通行,冀勤有校点本(《元稹集》)。事迹见唐白居易《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河南元公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卞孝萱《元稹年谱》较详备。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杨军有《元稹集编年笺注》。

【生卒】:779~831

【介绍】:

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以明两经擢第。十九年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四年任监察御史。五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十年奉召回朝,不久出为通州司马,转虢州长史。十四年,再度回朝任膳部员外郎,次年擢祠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承旨。长庆二年(822),以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居相位三月,即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人为尚书左丞,又出为武昌军节度使,卒于任所。新、旧《唐书》有传。元稹工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推崇杜甫,创作“即事名篇”的新乐府。元诗最有特色的是艳体诗和悼亡诗,但亦有“元轻白俗”之讥。现存诗近900首,《全唐诗》编为28卷。有《元氏长庆集》传世。元稹所作传奇《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最为后世流传,王实甫的《西厢记》即据之改编而成。

猜你喜欢

  • 平起

    近体诗的起句形式。指一首诗首句的第二字为平声。如五律有“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七律有“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诸种平起式。

  • 文章四友

    初唐诗人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的合称。李峤与苏为同里,时号“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并号“文章四友”。其后诸人没,李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多取法焉。《新唐书·杜审言传》云,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

  • 徐仲雅

    【生卒】:922~?【介绍】:字东野,其先秦中(今陕西)人,徙居长沙(今属湖南),少有俊才,长于诗文。初为昭顺军观察判官。天福四年(939),晋高祖授马希范天策上将军,希范设天策府文学馆,仲雅年十八,

  •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介绍】:杜牧《赠别二首》其一末二句。在春风吹拂,繁花似锦,到处都是红粉佳丽的扬州城,而卷上珠帘一看,没有人能比得上你漂亮。这是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对所别女子的赞美,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意。

  • 车书一家

    见“车书同”。

  • 浩虚舟

    【介绍】:唐代辞赋家。本姓郜,先世因避难,改姓浩。籍贯不详。生年不晚于贞元中。长庆二年(822)进士及第。后曾应宏词试。仕历不详。卒年在大和七年(833)后。工律赋。题旨正大,想象丰富,描写生动畅达。

  • 邹象先

    【介绍】:邓州新野(今属河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授临涣县尉。与萧颖士为同年生,有诗作相赠。《全唐诗》存诗1首。

  •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介绍】: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句。事,偏指乐事。二句抒发登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城西南)时的怀古感受,具有相对论思想,富于哲理。从写景和现实引发慨叹,构思上高人一筹。

  • 偃亚

    ①低垂,下垂。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②覆压。白居易《题遗爱寺前溪松》:“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 崔惠童

    【介绍】: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尚玄宗女晋国公主,为驸马都尉。《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