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作诗,凡摘取前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诗题亦多取成句,故题前均有“赋得”二字。亦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作为一种诗体。唐人这方面的创作极多。如王
见“江夏黄童”。
【生卒】:?~884【介绍】:字昭范,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徙家扬州(今属江苏)。会昌元年(841)进士。懿宗、僖宗时两度拜相。后在魏州高鸡泊被乐从训劫杀。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又2
【介绍】:薛能作。诗抒流年似水而人生苦短的感怀,沉郁悲凉,萧索怊怅。第一首“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乃精心雕饰之句,道尽岁月沧桑之况味。第二首“唯觉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说尽宦游飘泊
【介绍】:王昌龄作。悲哉行,系乐府旧题。开元十一年(723)正月玄宗幸并州,王昌龄已先在并州,诗云“北上太行山”,疑为游并州途中所作。此诗因客游感物忧思而作。反映其壮志难酬后对人生的感悟。谭元春评曰:
①威势盛大貌。权德舆《建除诗》:“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②雄伟高大貌。李白《望黄鹤楼》:“东望黄鹤楼,雄雄半空出。”③声音宏大。贯休《送郑使君》:“讴歌合合千门乐,鼙角雄雄一阁雷。”
诗歌。杜太初撰。见敦煌遗书S1655,原题一首,实为二首。作者以白鹰的异瑞呈祥,歌颂秉节沙州的尚书。其原序云:“盖闻君臣道泰,所感异瑞呈祥,尚书秉节龙沙,潜膺数彰”;“时当无射之月,感得素洁白鹰,设僧
见“黄竹篇”。
春秋时古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唐代郓州即古须句国属地,因以“须句国”代指郓州。韩愈《奉和兵部张侍郎贾酬郓州马尚书总祗召途中见寄开缄之日马帅已再领郓州之作》:“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
【介绍】:五代诗人。字君泽。固始(今河南沈丘)人。生卒年不详。五代时避乱居仙游植德山下。闽康宗时,曾上书劝王氏入贡,康宗欲留其参决军事,詹作诗相辞。闽亡,应南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辟为清溪令。未几,弃官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