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镛
【介绍】:
清湖南桃源人,字东序。嘉庆五年举人。署上杭知县,调台湾凤山,以军功擢直隶州知州,补噶玛兰通判,以干练称。
【介绍】:
清湖南桃源人,字东序。嘉庆五年举人。署上杭知县,调台湾凤山,以军功擢直隶州知州,补噶玛兰通判,以干练称。
【介绍】:清江苏上海人。为人诚朴,专精幼科。每遇危难之证,必先谓病家曰:“宁延能者视之,毋以我致误。”从不因循误人。年七十尚出诊,虽风雨不乘舆,曰:“我治病未必果起,奈何先费人资?”
字子正,辽阳(今属辽宁)人。初为阖门祗候,渐迁右宣徽使。海陵王南伐,为武胜军都总管。大定二年(1162),为洺州防御使兼押军万户,迁彰国、安武军节度使,下属县尉抓获盗贼,发现有谋反的现象,株连几万人,
【介绍】:清天津人,字鹿苹。官军机章京几二十年,熟悉清廷典章制度。性敏练,慷慨敢任事。
【介绍】:明末河南永城人。初为卜者,因牛金星荐,入李自成军,献谶记:“十八子,主神器”。自成大悦,用为军师。因身材矮小,军中呼为“宋孩儿”。大顺永昌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加开国大军师。南撤至武昌附近,为
字光裔。宋信长子。建隆初,以父荫补供奉官。太平兴国八年(983),出任高阳关监军。西夏李继迁扰边,授银、夏、绥、府都巡检使。后与范重召等领兵分五路出击,吴移、越移诸部归降。咸平五年(1002),以病求
字仲彧,济阴成武(今属山东)人。少为诸生,精通《京氏易》、《古文尚书》。远人从其学者,执经垄畔以追之。隐居不仕,放猪为业,事母至孝。【介绍】:东汉济阴成武人,字仲彧。少习《京氏易》、《古文尚书》。家贫
咸淳十年(1274),诏天下勤王。云从文天祥起兵勤王,遇害。【生卒】:?—925?【介绍】:五代时唐安人。仕前蜀。性耿直,常自比朱云。历官右补阙。王衍咸康元年,彗星见井鬼之次,衍置道场禳之。云直言上疏
字进伯,大防兄。举进士。历提举永兴路义勇,知代、石二州等。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陈生财、养民十二事。徙提点淮西刑狱。哲宗即位,为工部郎中、陕西转运副使、知陕州,改知秦州,主张对西夏用兵。绍圣中,以宝
南朝宋时人,柳元景从兄。元嘉二十七年随柳元景北伐,率军大败北魏洛州刺史。宋孝武帝时,为梁州刺史,与晋安王刘子勋谋反,兵败归降。(,参见《南史》)【介绍】:南朝宋河东解人。柳元景从兄。尝从元景北伐。宋孝
字叔遐,景先弟。常分赡宗亲,救济饥寒。为州主簿。卒于家。(,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清河绎幕人,字叔遐,小字阳。房景先弟。重然诺,好施与。连岁灾荒,于通衢食饿者,存济甚众。益州刺史傅竖眼慕其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