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马廷鸾

马廷鸾

【生卒】:1222—1289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翔仲,号碧梧。理宗淳祐七年进士。迁太学录。召试馆职,试策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等,忤董宋臣丁大全,名重一时。景定中迁起居舍人,极言董宋臣不可再用。度宗咸淳元年,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武经要略》。进同知枢密院事。五年,进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被贾似道视为异己而罢政。晚年自号玩芳病叟。有《碧梧玩芳集》等。


【生卒】:1223——1289

字翔仲,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淳祐进士。召试馆职、试策论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内侍。忤董宋臣、丁大全等。召为校书郎,旋兼沂靖惠王府教授。论贡举三事:严乡里之举,重台省之复试,访山林之遗逸。又陈董宋臣不可用。咸淳元年(1265),擢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进同知枢密院事。五年(1269),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升右丞相兼枢密使。终以贾似道视为异己,屡请辞职。著有《六经集传》、《语孟会编》、《楚辞补记》及《洙泗裔编》等。


【生卒】:1222—1289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翔仲,号碧梧。理宗淳祐七年进士。迁太学录。召试馆职,试策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等,忤董宋臣丁大全,名重一时。景定中迁起居舍人,极言董宋臣不可再用。度宗咸淳元年,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武经要略》。进同知枢密院事。五年,进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被贾似道视为异己而罢政。晚年自号玩芳病叟。有《碧梧玩芳集》等。


【生卒】:1223——1289

字翔仲,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淳祐进士。召试馆职、试策论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内侍。忤董宋臣、丁大全等。召为校书郎,旋兼沂靖惠王府教授。论贡举三事:严乡里之举,重台省之复试,访山林之遗逸。又陈董宋臣不可用。咸淳元年(1265),擢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进同知枢密院事。五年(1269),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升右丞相兼枢密使。终以贾似道视为异己,屡请辞职。著有《六经集传》、《语孟会编》、《楚辞补记》及《洙泗裔编》等。


【生卒】:1222—1289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翔仲,号碧梧。理宗淳祐七年进士。迁太学录。召试馆职,试策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等,忤董宋臣丁大全,名重一时。景定中迁起居舍人,极言董宋臣不可再用。度宗咸淳元年,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武经要略》。进同知枢密院事。五年,进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被贾似道视为异己而罢政。晚年自号玩芳病叟。有《碧梧玩芳集》等。


猜你喜欢

  • 杜鸾

    【介绍】:明陕西咸宁人,字羽文。正德十六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嘉靖初伏阙争大礼,受杖于午门外。张寅之狱,鸾与刑部郎中、御史等司其牍,力斥郭勋奸邪,谓流弊所至,将使贿赂公行,乱贼接踵。已而桂萼等力反前狱,

  • 秦坊

    【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表行,号俨尘。有《范家集略》、《范身集略》。

  • 李肃之

    【生卒】:1006—1089【介绍】:宋濮州鄄城人,字公仪。李迪从子。以荫为将作监主簿。累擢知德州,提点开封府界内县镇及夔路、湖南刑狱。徙湖北转运使,讨平彭仕羲之叛。神宗立,以右谏议大夫知庆州,徙瀛州

  • 韦正贯

    字公理,韦皋孙。推荫为单父尉,不得意,弃官去。举贤良方正异等,又中详闲吏治科。进寿州团练使,以治当最,拜京兆尹、同州刺史。擢拜岭南节度使,清廉无所取,毁淫祠,教民毋妄祈。【介绍】:唐京兆万年人,字公理

  • 萧仲恭

    【生卒】:1090—1150【介绍】:辽金间人,辽后族,本名术里者。仕辽至护卫太保,被俘降金。金太宗天会四年使宋。宋人劝之反金,仲恭佯许之。还即以告宗望。后历尚书右丞、平章政事、尚书右丞相。海陵时封燕

  • 沈昭远

    【生卒】:?—1152【介绍】:宋人。高宗绍兴间,知袁州,见仓吏在民输义仓米时加倍收取,乃令减半。以羡余钱米虐取于民,悉退之。卒于知潭州任。

  • 张广平

    怀义子。为高平令。

  • 拜音达里

    【生卒】:?——1607姓纳喇氏。扈伦四部之一的辉发部首领。其祖父王机褚死后,杀其叔七人,自立为贝勒。曾合叶赫部攻努尔哈赤,后订盟和解。请努尔哈赤女为儿子婚配,背约不娶,倚所筑城坚而负盟。万历三十五年

  • 冒顿单于

    【生卒】:?—前174姓挛鞮,名冒顿。匈奴单于。秦二世元年(前209),杀其父头曼,并尽诛其后母、诸弟及大臣不听从者,遂自立为单于。整顿内部,加强实力,建立军政制度,东灭东胡,西逐月支,并夺取楼兰、乌

  • 方宾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洪武时由太学生授为试用兵部郎中,建文中,代理应天府事。成祖攻占京师,迎降归附,特别被委用,历任兵部侍郎、尚书。有才干,能揣测上意,受知于帝,颇恃宠贪恣。随从帝至北京,兼管行在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