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因
【生卒】:587—658
【介绍】:
隋唐时僧。濮州濮阳人,俗姓侯。好老庄之学,所讲经训,该通内外。初诣灵岩寺求师诵习,后讲《涅槃》,宿齿名流皆叹服。隋末,避居益州多宝寺。入唐,召赴京师,与玄奘法师翻译校定梵本,兼充证义。有《维摩章疏》。
【生卒】:587—658
【介绍】:
隋唐时僧。濮州濮阳人,俗姓侯。好老庄之学,所讲经训,该通内外。初诣灵岩寺求师诵习,后讲《涅槃》,宿齿名流皆叹服。隋末,避居益州多宝寺。入唐,召赴京师,与玄奘法师翻译校定梵本,兼充证义。有《维摩章疏》。
【介绍】:战国时赵国人。赵武灵王叔父。以为胡服骑射违背圣贤礼乐之教,表示反对。终为武灵王所说服,王颁布胡服令。
【生卒】:?—756【介绍】:唐怀州武陟人。少有武艺,从平卢军。玄宗开元中,有室韦首领段普恪数扰边,节度使薛楚玉令客奴抗之,客奴单骑袭普恪,斩首以献,自白身授左骁卫将军,充游奕使。天宝末,平卢节度使吕
【介绍】:隋天水人,字武挵,一作武弄。权袭庆子。初仕北周,以忠臣子,拜开府。少果毅,勇力绝人,能重甲上马,又投井未及水面复跃而出,身手矫捷。入隋,以平陈功拜豫州刺史,进位大将军。炀帝时坐事除名,卒于家
【生卒】:?——1378西域人,移居江西。明《春秋》,五举不第,行省征授“东湖书院”山长,迁建昌教授。虽为儒生,然慷慨喜谈兵。江西红巾军起,他时为元朝分省都事,守赣州。陈友谅破赣州,他逃至福建。陈友定
【生卒】:416—488熙子。从太武帝作战有功,封淮南王。历事数帝,先后率军北攻柔然,南击刘宋,威名显著。孝文帝时,位至征西大将军、司徒。入朝不趋。卒,孝文闻讯废宗庙祭,亲临致哀。谥靖王。(,参见《北
【生卒】:543-578庙号高祖。即宇文邕。字祢罗突。泰第四子。明帝时,为大司空。武成二年(560)即位。天和七年,(572)杀权臣宇文护,始亲政。屡次下诏书放免奴婢杂户。崇儒,令僧尼、道士还俗,毁经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祖峻,仕赫连昌。明元帝末,率众降魏。封下邳公。于初为内三郎。随太武帝南征,有护卫功,封松杨男。位至平南将军、怀州刺史。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代人。起家内三郎,从太
【介绍】:宋滁州来安人,字寿隆。志尚高洁,事亲至孝,乡党称之。母没,庐墓侧,旦暮上食,日久不辍。事闻,诏旌其门。
【介绍】:宋徽州休宁人,字嗣之。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官仁和主簿、临川教授,与陆九渊等人研讲理学。知当涂县,剖析民讼,编成《听讼类稿》。为赵汝愚所重,召主审察,以疾卒。有《常谈》。
南朝宋时人,祖籍吴兴(今属浙江)。有胆力,少时为劫盗,官兵围绕数十重而不能擒。宋明帝时为将,防御北寇,每以少胜多。后官至屯骑校尉,与袁粲、黄回等谋反不果,为黄回借事所杀。(,参见《南史》)【生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