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翥
永宁(今河南洛宁)人。有志气节操,因学问品行闻名。由训导推举为贤良,历官赞善大夫、工部尚书。他建议规定每年制造军器数目,及规定建造藩王宫城制度。洪武十七年(1384)罢官。
【介绍】:
明永宁人。有志节,以学行闻。洪武间由训导举贤良,擢赞善大夫,累官工部尚书。奏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及议定藩王宫城制度。改刑部致仕。
【介绍】:
明永宁人。有志节,以学行闻。洪武间由训导举贤良,擢赞善大夫,累官工部尚书。奏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及议定藩王宫城制度。改刑部致仕。
永宁(今河南洛宁)人。有志气节操,因学问品行闻名。由训导推举为贤良,历官赞善大夫、工部尚书。他建议规定每年制造军器数目,及规定建造藩王宫城制度。洪武十七年(1384)罢官。
【介绍】:
明永宁人。有志节,以学行闻。洪武间由训导举贤良,擢赞善大夫,累官工部尚书。奏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及议定藩王宫城制度。改刑部致仕。
【介绍】:
明永宁人。有志节,以学行闻。洪武间由训导举贤良,擢赞善大夫,累官工部尚书。奏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及议定藩王宫城制度。改刑部致仕。
【介绍】:明广东南海人,字万里。力学工诗。洪武四年由儒士举。授给事中,参劾、封驳均严明。九年,转监察御史。久之,升山西布政司参政。寻致仕。
【介绍】:宋开封人,字泽之。以善射入羽林。神宗、哲宗朝,数破夏羌,迁泾原副都总管。徽宗立,知渭州,括隐地二万三千顷,分弓箭士耕屯,以省粮饷。累迁武信军节度使。以检校司徒致仕。卒年六十二。
【生卒】:1096—1139【介绍】:宋延安人,字希贤。以父荫补官。积官至泾原副将、权殿前司统辖。张俊选为统领,从平秀州徐明叛军,以功迁御前中军统制。后守明州,破金前军。高宗绍兴元年,讨叛将李成,迁环
【生卒】:422—503兴都次子。太武帝时以羽林中郎随军,封兴平子。献文帝初,丕为侍中,奏丞相乙浑谋反,又率人杀乙浑,迁尚书令。善事冯太后亲信王叡等,受冯太后优崇。孝文帝初封东阳王,迁太尉,录尚书事。
【介绍】:宋常州宜兴人,字胜欲。度宗咸淳十年进士。元初,遁迹不仕。成宗大德间,宪使臧梦解、陆垕交章荐其才,卒不就。平生著述以义理、小学为主,尤工词。家居竹山,学者称竹山先生。有《竹山词》。
【介绍】:元大名路东明人,字大方。文宗天历元年任秘书监典书。顺帝至元二年进令史。
【介绍】:元河南人,徙杭州,字仲真。从许谦学。谦卒,筑室仙华山,作嘉会堂于灵泉,右画朱熹像,左书《儒行》篇,从学者众。平生未尝著述,惟默会经学,付之实践。明初卒。
清前期人。姓董鄂。隶满洲正白旗,自三等侍卫累官至镶红旗满洲都统、安西提督、湖广总督。乾隆十八年(1753)将征准噶尔,出任钦差大臣,再授定西将军,率军出师。后征讨阿睦尔撒纳,怯懦退缩,被夺职逮送京师,
南朝梁人,字润岳,祖籍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少事元帝,累迁至信州刺史。太清三年(549)受命至湘州征河东王誉,以久战无功,免职。后复授以郢州长史、行府州事,不理军政,唯饮酒作乐,及城为侯景军攻破,被
挺族弟。为州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