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思明
【生卒】:1442—1500
【介绍】:
明山西平定人,字睿之。成化二年进士,任嘉定知县,制止里胥因漕粮舞弊,以解贫户之困;飓风为患,禾稼荡没,乃发民筑堤,凡百五十里,自此风涛不能为患。升吏部主事,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
【生卒】:1442—1500
【介绍】:
明山西平定人,字睿之。成化二年进士,任嘉定知县,制止里胥因漕粮舞弊,以解贫户之困;飓风为患,禾稼荡没,乃发民筑堤,凡百五十里,自此风涛不能为患。升吏部主事,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
【生卒】:?—1642【介绍】:明浙江慈溪人,字而强。博学耿介。崇祯初举于乡,署东阳教谕,迁陵知县。十四年十二月,李自成军破城时,不肯缴印,被杀。
【介绍】:明浙江海盐人,字世廉。嘉靖十年举人。性廉峻,不以私干人。遇不平必叱骂,不避权贵。喜声乐,性嗜书,遇有异书辄倾囊购之。有《艺草》、《丘陵学山》、《邑文献志》、《廉矩》、《文脉》。
字秉贞,海宁(治今浙江海盐)人,平弟。善诗。景泰十才子之一。终身为布衣。【生卒】:1402—1469【介绍】:明浙江海宁人,字秉贞,号云壑。少从修撰张洪习举子业,不久弃去。有诗名,在“景泰十才子”之列
南朝宋、齐时人,字悦祖,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少喜文学,好言詠,自比晋郗超,称为“高平二超”。州举秀才,以事流放梁州。宋孝武帝闻其有文才,召还直东宫,累迁至国子博士。齐世为司徒右长史,掌史职,自撰
字贤籀,瓒子。出继嵩后,袭道王爵。卒,无子,国除。(,参见《北史》)
字季皮,太山(治今山东泰安)人。少与度尚、张遨等八人轻财重义,世称“八厨”。董卓擅政时官至执金吾。奉卓命招抚袁绍,至河内,被太守王匡所杀。【生卒】:?—190【介绍】:东汉泰山人,字季友。献帝初平元年
长文次子。为奉朝请,徐州治中。
【介绍】:一作马观。明浙江会稽人,字宗道,号会稽山樵。天方教(伊斯兰教)徒。以“善通译番语”,于永乐、宣德间三次从郑和通使西洋。有《瀛涯胜览》一卷,记所历各国情事。书初成于永乐十四年,其后续有修订。
字景之,用贤孙,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编修。十一年,疏论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视事,帝怒,贬广东布政司照磨。后复官,终左中允。【介绍】:明常州府常熟人,字景之,号苍林。赵用贤孙。崇祯十年进士。授编修
【介绍】:战国时魏国阴晋人,号犀首。初为秦大良造,劝说齐魏攻赵,破苏秦纵约。后入魏为相。魏襄王元年,发起楚、韩、赵、魏、燕五国合纵攻秦,并挑动义渠君袭秦后方,取得胜利,身佩五国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