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玄谟

王玄谟

【生卒】:388—468

【介绍】: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彦德。东晋末,刘裕辟为从事史。宋文帝元嘉中,为汝阴太守。屡请北伐。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军,围攻滑台,数月不下,乘机搜刮,大失人心,为魏所败。刘劭杀文帝自立,刘骏起兵讨之,玄谟将兵应骏。及骏称帝,除徐州刺史。预讨刘义宣、臧质,封曲江县侯。孝武帝大明元年,为雍州刺史,不顾豪族反对,力行土断。将侨置三郡并为一郡,流寓之人都编入户籍。孝武帝死,受顾命。以严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少帝狂悖,玄谟屡表谏诤。明帝时官至南豫州刺史。卒谥庄。


【生卒】:388—468

字彦德,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初为徐州从事史。历武宁、汝阴、彭城太守,屡劝宋文帝北伐。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受任为宁朔将军,率前锋渡河攻滑台,久围不克,北魏大军来救,兵败逃归。后复为冀州刺史,遣军随孝武帝讨刘劭,又与柳元景平南郡王刘义宣反,迁豫州、雍州刺史。明帝时官至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卒,谥庄公。(,参见《南史》)


【生卒】:388—468

【介绍】: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彦德。东晋末,刘裕辟为从事史。宋文帝元嘉中,为汝阴太守。屡请北伐。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军,围攻滑台,数月不下,乘机搜刮,大失人心,为魏所败。刘劭杀文帝自立,刘骏起兵讨之,玄谟将兵应骏。及骏称帝,除徐州刺史。预讨刘义宣、臧质,封曲江县侯。孝武帝大明元年,为雍州刺史,不顾豪族反对,力行土断。将侨置三郡并为一郡,流寓之人都编入户籍。孝武帝死,受顾命。以严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少帝狂悖,玄谟屡表谏诤。明帝时官至南豫州刺史。卒谥庄。


【生卒】:388—468

字彦德,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初为徐州从事史。历武宁、汝阴、彭城太守,屡劝宋文帝北伐。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受任为宁朔将军,率前锋渡河攻滑台,久围不克,北魏大军来救,兵败逃归。后复为冀州刺史,遣军随孝武帝讨刘劭,又与柳元景平南郡王刘义宣反,迁豫州、雍州刺史。明帝时官至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卒,谥庄公。(,参见《南史》)


【生卒】:388—468

【介绍】: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彦德。东晋末,刘裕辟为从事史。宋文帝元嘉中,为汝阴太守。屡请北伐。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军,围攻滑台,数月不下,乘机搜刮,大失人心,为魏所败。刘劭杀文帝自立,刘骏起兵讨之,玄谟将兵应骏。及骏称帝,除徐州刺史。预讨刘义宣、臧质,封曲江县侯。孝武帝大明元年,为雍州刺史,不顾豪族反对,力行土断。将侨置三郡并为一郡,流寓之人都编入户籍。孝武帝死,受顾命。以严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少帝狂悖,玄谟屡表谏诤。明帝时官至南豫州刺史。卒谥庄。


猜你喜欢

  • 岐伯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黄帝臣。善医术。尝草木,典医药,与黄帝论医。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即托名黄帝与岐伯论医之作。后世称中医为岐黄,本此。

  • 别儿怯不花

    【生卒】:?—1350【介绍】:亦译别里怯不花。元蒙古燕只吉解氏,字大用。世为八番宣抚司长。初入国子学为诸生。仁宗召入宿卫,英宗授八番宣抚司达鲁花赤。顺帝至正初,拜江浙行省左丞相,途中闻杭城大火,到任

  • 元飞龙

    拓跋浑子。袭爵为南平王。好直言,孝文帝赐其名为霄。下诏令诸臣,奏章中相互称姓名,唯对飞龙需称封爵。卒于左光禄大夫任。孝文帝临丧致哀,宴会仃音乐。(,参见《北史》)

  • 庞籍

    【生卒】:988——1063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第进士,调开封府兵曹参军,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同议军国事;籍奏请焚垂帘仪制。西边用兵,擢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兼鄜延都总管

  • 张廷标

    浙江秀水(今嘉兴)人。衣工。侍母以孝。邻家失火,背负母出。节省所入为弟娶妻,自己终身不婚。与张淮合称秀水“二孝子”。

  • 孔继檊

    【介绍】:名或作继澣。清山东曲阜人,字荫泗,号云谷。乾隆举人,历任江都知县、松江知府。工篆刻,家藏汉印甚多。喜画梅,自署铁骨道人。

  • 宇文歆

    【介绍】:唐河南人。高祖武德元年,为都水监,出使突厥,止其出兵。寻为右卫将军,助齐王李元吉守并州。元吉纵左右攘夺百姓,歆频谏不纳,乃上表以闻,元吉坐免。四年,从秦王李世民讨平窦建德。五年,任洪州总管。

  • 殷道叔

    【生卒】:?—407【介绍】:东晋陈郡人。殷仲文弟。官晋陵太守。桓玄败后,与仲文谋反。被诛。

  • 向文敏

    【介绍】:明湖广沅州人,字懋学。永乐二十一年举人。宣德初任湖口训导,清修自好,多所造就。卒于官。与陈质、林纯合祀,号三先生。

  • 曹本荣

    【生卒】:1621——1664字欣木。湖北黄冈人。顺治进士。官历秘书院编修、右春坊右赞善兼国子监司业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史院侍读学士。先后充日讲官、经筵讲官,顺天乡试正考官。学术从王阳明致良知之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