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昶

李昶

小名那,顿丘临黄(今河南清丰)人,彪孙。宇文泰用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参修国史。转黄门侍郎,参与机要,受泰信用。赐姓宇文氏。北周时,历任御正中大夫、纳言,昌州刺史。封公爵。文笔华美,自言文章,不足以传后进,为政可追踪古人。卒。(,参见《北史》)


【生卒】:1202——1289

字士都,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兴定二年(1218)参加廷试,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初为征事郎。孟州温县县丞。蒙古军下河南,奉亲还乡里。为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1259年,为忽必烈召见,提出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等治国之策。中统二年(1261)陈条十二事,划除宿弊。先后任吏礼部尚书,南京路总管兼府尹,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著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1363—1431

【介绍】:

明陕西泾阳人,字文烨。洪武二十九年由举人入国学。擢左军都事,升户部郎中。永乐初,以荐特升行部右侍郎,参预营建北京。宣德间,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卒官。


【生卒】:1203—1289

【介绍】:

金元间东平须城人,字士都。金宣宗兴定二年进士,仕至漕运提举。金亡,东平严实辟为都事。后以父丧去官,闭门教授,一时名士,多出其门。忽必烈攻宋,行经濮州,召见,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相告。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至元间累官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倾听其说。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致仕。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516—565

【介绍】:

北周顿丘临黄人,小名那。李彪孙。幼能属文,谒宇文泰,泰奇之,令入太学。后累官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甚为宇文泰信任,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武帝时官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昌州刺史。


猜你喜欢

  • 陈亨祖

    【生卒】:?—1162【介绍】:宋人。淮宁大豪。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领民兵据淮宁,执金知州完颜耶鲁,以其城归,命为武翼大夫、忠州刺史,知淮宁府。次年,金兵攻城,与全家五十余人皆死。

  • 崇恩

    【介绍】:清满洲正蓝旗人,觉罗氏,字仰之,号雨舲,一作敌舲,别号香南居士,亦称语铃道人。由廪贡生官至山东巡抚。工书。能画山水。精鉴别,富收藏。善诗,咸丰时有《宣城见梅图》。

  • 周宝

    字上珪,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藉荫入仕。以善击球,武宗称其能,擢金吾将军。中和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天下租庸副使。后部将反叛,被逐,不久为钱璆所杀。【生卒】:814—887【介绍】:唐平州卢龙

  • 韩绛

    【生卒】:1012—1088【介绍】:宋开封雍丘人,其先真定灵寿人,字子华。韩亿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通判陈州、知成都、开封府等。神宗即位,拜枢密副使,言差役之弊。领制置三司条例司,与王安石共事,每

  • 杜昱

    【介绍】:唐濮州濮阳人。杜暹弟。睿宗先天二年,举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及第。历官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任太仆少卿,撰名僧义福塔铭。迁太仆卿。二十六年,任河南少尹。官至给事中。

  • 神清

    【生卒】:?—820【介绍】:唐僧。昌明人。俗姓章,字灵庾。年十三,投绵州开元寺出家,受学于辩智法师。致力于经论史传,以文学优赡供奉大内。晚年辞归,住梓州慧义寺,以讲说著作为事。有《参玄语录》等。

  • 梅文鼎

    【生卒】: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精通天文历算之学,造诣甚高。初从学于竹冠道士倪观湖,勤学好问,家多藏书,手抄杂帙不下数万卷。甚得康熙帝赏识。著有《历学骈技》、《元史历经补注》

  • 齐映

    【生卒】:757—804【介绍】:名或作暎。唐瀛州高阳人。齐皎弟。善画山水,雅正好学。举进士,应博学宏词登科。滑亳节度使令狐彰署为掌书记。彰卒,归东都,卢杞荐为刑部员外郎。又为凤翔张镒判官。映练军事,

  • 盛友闻

    【介绍】:明庐州府巢县人。少时,母再嫁去。后知母在永平府,走数千里访之,途中染疾归。宣德中复行,得母同归,奉养二十年。

  • 黄鼎

    【介绍】:明霍山人,字玉耳。诸生。明亡时起事,后降洪承畴,为总兵,居江南。后以与郑成功通,为总督郎廷柱所知,服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