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太祖

宋太祖

【生卒】:927——976

即赵匡胤。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应募入伍。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次年,以“杯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禁兵将领兵权。先后平定南方诸割据政权。遣将镇守北边,抵御契丹进犯。派文官出任州县长官,设转运使掌地方财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宰相之权。选精壮厢兵升为中央禁兵,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颁《宋刑统》,惩罚贪赃枉法官吏。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整治汴梁运河。各地兴学,推行科举制度。在位十七年,病死。(一,)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猜你喜欢

  • 郎廷相

    【生卒】:?——1688字钧衡。福建总督郎廷佐之弟。历官四川布政使,河南巡抚。康熙十五年(1676)继其兄为福建总督。率部平定耿精忠叛军余部。屡败郑锦、朱寅等部进犯。康熙二十七年卒。【生卒】:?—16

  • 林嘉猷

    【生卒】:?—1402【介绍】:明浙江宁海人,名昇,以字行。方孝孺弟子。洪武中以儒士校文四川。建文初,入史馆为编修,寻迁陕西按察佥事。燕王入京师,坐方党被杀。

  • 毛大瀛

    【生卒】:1736——1800字海客。江苏宝山人。少时以诗闻名,为“练川十二才子”之一。附监生,充四库馆誊录。升州同,先后被河南巡抚毕沅、山东巡抚、四川总督惠龄调用,以军功升四川中江知县。嘉庆初年,从

  • 袭盖卿

    【介绍】:宋衡州常宁人,字梦锡。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从学于朱熹,明义理之说。入谏垣为右正言,以直道事君。编有《朱子池州语录》。

  • 完颜绥可

    跋海子。女真黑水部原无居室,旧俗夏天逐水草游牧,冬天掘地穴而居。至绥可时,始筑居室,从事农业生产,定居于安出虎水(今黑龙江阿城)流域。金熙宗时,谥定昭皇帝,庙号献祖。

  • 商鞅

    【生卒】:约前390—前338公孙氏,名鞅。卫国公族的后代,亦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初为魏相公叔座家臣。后入秦以富国强兵之道说秦孝公,被任为左庶长。于前356年(一说前359)实行变法,从政治、经济、

  • 王融

    【生卒】:467—493【介绍】: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长。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

  • 李清

    【生卒】:1591—1673【介绍】:明末清初江南兴化人,字心水,号映碧,晚号天一居士。明崇祯四年进士,授宁波府推官,累迁大理寺左寺丞。入清归隐。晚著书自娱,尤潜心史学。有《南渡录》、《三垣笔记》等。

  • 王香兰

    秦州(今甘肃天水)人。貌美。同治八年(1869),回民起事时被俘,宁死不屈从,被杀。

  • 程琳

    【生卒】:988—1056【介绍】:宋永宁军博野人,字天球。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举服勤辞学科。历知制诰、权御史中丞,知开封府,长于政事,断狱听讼不避贵戚。仁宗景祐四年除参知政事,旋坐事黜知颍州,徙青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