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
【生卒】:1835—1902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同治七年进士。授编修,以请裁减“大婚”经费,直声震朝中。光绪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之珲春黑顶子地。后为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旋以兵败革职。善篆籀,亦能画,精金石、文字等学,收藏书画、古铜器甚富。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权衡度量考》等。
【生卒】:1835—1902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同治七年进士。授编修,以请裁减“大婚”经费,直声震朝中。光绪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之珲春黑顶子地。后为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旋以兵败革职。善篆籀,亦能画,精金石、文字等学,收藏书画、古铜器甚富。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权衡度量考》等。
【生卒】:1693——1774字恕庵。淮安山阳(今淮安)人。十八岁放弃科举之业,研究儒学。人称其学体用具备。被誉为巨儒。著有《纂注朱子文类》一百卷,《论语困知录》二卷、《反经说》一卷,《阳明传习录辨》
【生卒】:?—1800【介绍】:清江苏吴江人,寄籍宛平,字亭立,号听涛。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历任内阁学士,礼、兵、吏部侍郎,顺天学政。嘉庆间官至兵部尚书。卒谥文简。有《乔羽书巢诗集》。
【介绍】:明湖广祁阳人,字君庸,号楚石。隆庆五年进士。官御史,忤中官冯保,称病归。后复起,万历十年按陕西。时三秦荒旱,上疏请赈,全活甚众。历督漕侍郎,黄淮屡决改道,舟多覆者。荐开疏河道,粮运利之,民亦
原为蜀黥卒。自称师事唐仙人李良,习鼎乐之法。皇祐中,以懂乐律被荐,不用。崇宁初,召见,汉津献乐议,以为声有太有少,太者清声,少者浊声。当时多以为迂怪,宰相蔡京独相信其言。于是请铸九鼎、帝坐大钟及二十四
【生卒】:1869—1936【介绍】:清末浙江馀杭人,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光绪二十三年任《时务报》撰述,二十六年入“张园国会”,力倡革命排满。二十八年往日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
南朝宋时人,字元秀,江夏王刘义恭子。官至太子舍人,为刘劭所杀。孝武帝时追封安陆王,追谥宣王。
【介绍】:明松江人。有传奇《焚香记》。
【生卒】:901—938【介绍】:五代时吴国国君。杨行密子。初封丹阳郡公。兄杨隆演卒,即吴王位。乾贞元年称帝。天祚三年禅位于李昪。吴亡。次年被杀于丹阳,或云幽禁死。在位十七年。
南朝齐人,周盘龙子。勇力过人,常随父征讨。郁林王即位,从其学骑射,深受信任与重用。隆昌元年,郁林王谋诛宰辅,授其为青州刺史,以为外援。时萧鸾辅政,虑其一出不可复制,遣人刺死。(,参见《南史》)【生卒】
【生卒】:1107—1190【介绍】:宋抚州金溪人,字德载。高宗建炎时金兵侵至郡城,赓以长戈率保社勇士与战,获其正使之告身。后以子贵,封宣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