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吕祖谦

吕祖谦

【生卒】:1137—1181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卒谥成,改谥忠亮。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


【生卒】:1137——1181

字伯恭,祖籍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徙居婺州。吕好问孙。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太学博士、主管台州崇道观等。以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重修《徽宗实录》,又受命编纂《皇朝文鉴》,迁直秘阁,进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家有中原文献之传,学识渊博,与名士张栻、朱熹等友善,讲索益精。卧病,任重道远之志不衰。卒。谥成。著有《古周易》、《书说》及《欧阳公本末》诸书。


【生卒】:1137—1181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卒谥成,改谥忠亮。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


【生卒】:1137——1181

字伯恭,祖籍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徙居婺州。吕好问孙。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太学博士、主管台州崇道观等。以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重修《徽宗实录》,又受命编纂《皇朝文鉴》,迁直秘阁,进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家有中原文献之传,学识渊博,与名士张栻、朱熹等友善,讲索益精。卧病,任重道远之志不衰。卒。谥成。著有《古周易》、《书说》及《欧阳公本末》诸书。


【生卒】:1137—1181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卒谥成,改谥忠亮。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


猜你喜欢

  • 阿史那

    【介绍】:北魏时突厥族始祖。世居平凉,姓阿史那,无名号。太武帝太延五年灭北凉,沮渠牧犍降北魏,阿史那率五百家奔依柔然,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因所居山形如兜鍪,其地俗称兜鍪为“突厥”,乃以为部落称号。

  • 茅氏

    【生卒】:1272—1304【介绍】:元崇明州人。朱虎妻。成宗大德七年虎被杀,茅氏及二子被收入京,官医提点师某得之,逼以为妻,誓死不从。后为虎故旧赎出,居大都永明尼寺。

  • 陈厉公

    【生卒】:?—前700名佗。桓公弟。陈胡公远孙。前707年杀其兄桓公之子免而自立。生子敬仲完(后奔齐为田齐始祖)。娶蔡女,又多次入蔡淫乐,后为免之兄弟三人令陈贵族以女色诱入蔡杀死。【生卒】:?—前70

  • 杨铉

    【生卒】:?—1644【介绍】:明北京人,字鼎玉。善画山水及人物。崇祯末,都城破,投井自杀。

  • 郑伯熊

    【生卒】:约1127—1181【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字景望。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累官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移建宁府。与同里薛季宣皆以学行闻名,尤精于古人经制治法。与弟伯英、伯海,以

  • 张骏

    【生卒】:?—1509【介绍】: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天骏,号南山。工书法,行草隶篆尤工。景泰中举人。以字学进,除中书舍人,累官至太常少卿致仕。正德二年,刘瑾喜其草书狂怪,复起进礼部尚书。

  • 韩子高

    【生卒】:538—567【介绍】:南朝陈会稽山阴人,本名蛮子。年十六,貌美,得陈蒨宠爱,为改名。及长,从蒨讨张彪有功。蒨即位是为文帝,除右军将军,累积战功。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安成王陈顼入辅专权。中

  • 葛绍体

    【介绍】:宋台州天台人,居黄岩,字元承。师事叶適。有《四书述》、《东山诗选》。

  • 张云卿

    【介绍】:宋河南洛阳人,字伯纪。哲宗元祐八年荐任学官。父以谪官死于和州,遂奉母归洛,贫甚,为国子监说书以养母。及母丧,徒步至和州迎父柩归葬。学问该洽,淹贯经传。文彦博判河南时,经史注疏或有遗忘,必以质

  • 范晷

    字彦长,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少游学清河,侨居此地。初为郡五官掾,历河内郡丞,累迁冯翊太守,善于治政绥抚,百姓拥戴。入朝为少府卿。时西土荒毁,田桑失收,出为雍州刺史,倾心教化疏导,劝课农桑,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