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钧
【生卒】:?-968
五代北汉主刘旻次子。公元955年继父位。在位期间称臣于契丹,每岁输币,曾于北宋初授宋叛将昭义节度使李筠。后失宠于契丹,国用日削,惟守境自保。为人好学工书,重儒学。在位十三年,病卒。
【生卒】:?-968
五代北汉主刘旻次子。公元955年继父位。在位期间称臣于契丹,每岁输币,曾于北宋初授宋叛将昭义节度使李筠。后失宠于契丹,国用日削,惟守境自保。为人好学工书,重儒学。在位十三年,病卒。
【介绍】:明初广东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荐至京师,授洛阳长史,迁济南、西安二府幕,改广西义宁教谕,在职振兴文教。好为诗,晚年究洛闽之学。后人辑其诗,与黄哲、王佐、赵介为《广州四先生集》。
【生卒】:935——1010字正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善推步历算。太平兴国中,补司天学生,擢为主簿。雍熙二年(985),廷试中选者二十六人,序居第一,知司天监事。修《仪天历》及其编纂天文历书十二卷
【生卒】:1049—1100【介绍】:宋扬州高邮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少从苏轼游。神宗元丰八年进士。为定海主簿。哲宗元祐初,以苏轼荐,除太学博士,复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因
【生卒】:1772——1840字仙槎。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初以拔贡生考授吏部七品小京官,嘉庆十年(1805)进士。历官至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吏、户诸部尚书。道光中,先后上疏请停变通杂税及四
【生卒】:?-254刘馥子。曹魏时期历官庐江太守、尚书、河南尹、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崇儒行仁政,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加强防守。【生卒】:?—254【介绍】:三国魏沛国相人。刘馥子。魏文帝黄初中,
【生卒】:363—448【介绍】:北魏上谷人,字奉国。少以清素知名。后秦时为襄邑令。明元帝泰常二年,姚泓灭,率秦、雍人千有余家归魏,为魏郡太守。后除南雍州刺史,安抚流民,至者数倍于前。封河南公,领护南
【生卒】:?——1644洛阳(今属河南)人,知广灵,解职归。闻京师失陷,绝食死。
俟子。位至泾州刺史。
【生卒】:408—465南阳叶县(今属河南)人。初为郡吏,以伐蛮有功,迁至后军参军督护。宋孝武帝时,参与平定江州刺史臧质、荆州刺史刘义宣等反,以战功封筑阳县子。又随沈庆之讨竟陵王刘诞,攻陷广陵,杀数干
【介绍】:宋台州宁海人,字镇之,号西涧。以太学上舍试两优入仕。授信州军事推官。理宗淳祐间累官直秘阁、江西提举常平兼知吉州,节制悍将,置社仓、义仓,平反李义山受赃之冤。度宗咸淳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以与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