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睿
元朝大臣。河西唐兀氏。高智耀之子。至元(1264—1294)中,随父北使,父卒,授符宝郎。后授唐兀卫指挥副使,历任翰林待制、礼部侍郎。又先后任嘉兴路总管、江东道提刑按察使,于任内,擒寇捕盗,治理有方。擢同佥行枢密院事,迁浙西道肃政廉访使,有危害乡民“十老”党,以法治之,人心大快。拜江南行台侍御史,进御史中丞,任淮东道肃政廉访使,查缉盗窃真州库钞案犯,释放被冤平民数百人。复拜南台御史中丞。为官务持大体,有儒者风。卒,追封宁国公,谥贞简。
元朝大臣。河西唐兀氏。高智耀之子。至元(1264—1294)中,随父北使,父卒,授符宝郎。后授唐兀卫指挥副使,历任翰林待制、礼部侍郎。又先后任嘉兴路总管、江东道提刑按察使,于任内,擒寇捕盗,治理有方。擢同佥行枢密院事,迁浙西道肃政廉访使,有危害乡民“十老”党,以法治之,人心大快。拜江南行台侍御史,进御史中丞,任淮东道肃政廉访使,查缉盗窃真州库钞案犯,释放被冤平民数百人。复拜南台御史中丞。为官务持大体,有儒者风。卒,追封宁国公,谥贞简。
?—1161金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大将※完颜麻吉子。年17年从军,从拔离速击败辽将马五。太祖天辅六年(1122),父死,领其职。从完颜宗望攻宋,追康王于江淮间。师还,驻东平。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
?—504北魏宗室。字季豫。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太和九年(485),封北海王,加侍中、征北大将军。后转秘书监。曾奉诏娶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为妃。十八年(494),孝文帝
汉西域都善国王。前楼兰国王尝归弟。昭帝时,因其国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故降汉。元凤四年(前77),平乐监傅介子刺杀尝归后被立为王。更国名为鄯善。汉赐以印章、宫女。以其居汉年久,归国势单,且尝归子在,
州名。隋置,治所在今甘肃省酒泉市。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大历元年(766)为吐蕃所据,宋代被回鹘占领。宋景祐三年(1036)入于西夏,置蕃和郡。元置肃州路总管府,明改肃州卫,清仍置州。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傣族和哈尼族中关于民族关系的传说。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百姓流亡,有5家傣族和7家哈尼族逃至黑龙潭附近,时一片荒凉,野兽出没,12户人家一起栖于大树上,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生活,两
?—185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奇他拉氏。字雨山。由监生捐笔帖式。道光间,升主事、员外郎、郎中,充坐粮厅监督。咸丰四年(1854),由江苏布政使升巡抚。在上海出卖海关主权和租界行政权,并勾结英、法
明代蒙古贵族。孛儿只斤氏。※爱猷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子。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明师北伐,进逼元大都(今北京),随皇室撤离大都,退守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翌年,上都被明
西藏解放后所置县之一。位于西藏 自治区拉萨市东部、雅鲁藏布江沿岸。县人民政府始驻米林村(后迁驻东多村),故名。1959年(一说1960年)以则拉宗的大部分地区改设县。居民以藏族为主。有部分珞巴族在此定
见“隆闺”(2136页)。
?—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国君。310—318年在位。又名载,字玄明。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第四子。幼聪颖好学,通经史,习百家,工草隶,善属文,勇力善射。初居京师洛阳(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