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儒
北魏时高昌王。太和十五年(491,一说五年,481,恐误),高车王阿伏至罗立※张孟明为高昌王,未几为国人所杀,众立之为王。以巩顾礼、麹嘉为左右长史。二十一年(497),遣司马王体玄至魏,求举国内徙,请师迎接。魏遣明威将军韩安保率军接应,欲置高昌众于伊吾(今新疆哈密县西)。儒遣顾礼、麹嘉率步骑1500迎安保,离高昌400里未遇而还。后复遣世子义舒与顾礼迎安保,行至白棘城(离高昌60里,今新疆鄯善县),发生变故。因高昌人恋本土,不愿东迁,遂杀儒,立麹嘉为王。一说卒于499年。
北魏时高昌王。太和十五年(491,一说五年,481,恐误),高车王阿伏至罗立※张孟明为高昌王,未几为国人所杀,众立之为王。以巩顾礼、麹嘉为左右长史。二十一年(497),遣司马王体玄至魏,求举国内徙,请师迎接。魏遣明威将军韩安保率军接应,欲置高昌众于伊吾(今新疆哈密县西)。儒遣顾礼、麹嘉率步骑1500迎安保,离高昌400里未遇而还。后复遣世子义舒与顾礼迎安保,行至白棘城(离高昌60里,今新疆鄯善县),发生变故。因高昌人恋本土,不愿东迁,遂杀儒,立麹嘉为王。一说卒于499年。
渤海王国大臣。一作高赏英。唐大和七年(833),官至同中台(一作书)省右平章事。是年正月,奉大彝震命朝唐,谢册命。随行有彝震派遣入唐学习生徒解楚卿等3人,经其向唐奏请,同至长安学习。大仁秀时所遣入唐学
?—1077宋代河州(今甘肃临夏)吐蕃大首领。又作瞎丁木征。※唃厮啰孙。幼年随父※瞎征居龛谷(今甘肃榆中境)。宋嘉祐三年(1058),父卒,袭首领位。因其地位受到属下首领的威胁,为青唐族首领瞎药鸡罗及
见“中俄伊犁条约” (300页)。
见“田五起义”(563页)。
?—681东突厥反唐首领之一。又作史伏念。阿史那氏。※颉利可汗从兄子。初居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永隆元年(680),阿史德温傅为唐军所败,阿史那泥熟匐可汗被杀后,复被迎立为可汗,与唐军对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队伍。成立于1947年1月。由中共宁夏工作委员会委派何广宽、梁大钧等在盐池县的红井子、余庄子、内蒙古的三段地等三个点,组织的三个小部队,会同金三寿在定边组织的回民武装合编而成。有盐池
位于新疆吐鲁番东25公里,傍火焰山。已编号洞窟57个,其中保留壁画约40余窟。壁画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洞窟最多、建筑形式多样的一处石窟群。现存较早洞窟约是6世纪麹氏高昌时期遗存,后
书名,元代地理志名著。原作者为都实,有汉文本及藏文本并附图说,今已不存。元世祖以论黄河之源者皆以汉代张骞、唐代刘元鼎之说为据,然2人皆未直抵其源而究其极,河源地属吐蕃等处,以都实曾3入吐蕃,兼通诸国语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即街子工(撒拉语为安吐里,意为“六家村”)、查加工(撒拉语为奥提根,意为“高处”)、苏只工(撒拉语为阿勒吐汉都,意为“六街道”)、查汉大寺工(撒拉语为奥勒米尺德,意为“大礼拜寺”)。
苗族山歌。男女青年对唱的一种情歌。因歌声高亢,乐曲婉转,能传声较远而得名。可独唱或合唱。流行于黔东南地区,尤以台江地区的飞歌享有盛名。今已成为苗族音乐代表曲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