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食不兀勒札儿

食不兀勒札儿

蒙古族传统婚俗。出自《蒙古秘史》,《元史·太祖纪》作“饮布浑察儿”。“不兀勒札儿”或“布浑察儿”为蒙古语音译,意为“羊的喉颈”。加动词“食”或“饮”即为“吃羊喉颈肉”。因羊喉颈的筋骨肉坚韧、耐嚼,且不易分离,故许婚喜宴、成婚喜宴以及婚后三天都要吃羊喉颈肉,借以象征夫妻百年好合,经久不离或永不翻悔。亦成为许婚、成婚喜宴的代词。此俗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普遍流行,王罕、桑昆父子欲以许婚喜宴除掉宿敌铁木真(即成吉思汗),未遂。流传至今不衰,并加入许多新内容。有时女方亲友故意出难题,将羊喉颈煮个半生,或在椎骨中插入坚实的小木棍,使女婿掰不开骨节,如用刀子割开,则要罚酒。除了取其坚固不离之意,亦使婚宴充满乐趣。

猜你喜欢

  • 失里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九月,与禾屯吉河卫同时设立,以部人哈升格为指挥使。《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明实录》所载失里绵卫,均作实勒们卫。

  • 马站

    蒙古国和元代驿站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马站为陆站之一种。站户以马运载使者和货物。太祖、太宗时始设之站赤多属马站一类。据《元史·兵志四·站赤》,元代诸行省多设有马站,除岭北行省外,诸行省共有驿马近

  • 九白之贡

    蒙古族历史上最崇高的礼仪。蒙古族自古尚白、崇九。以白色为圣洁、高贵、吉祥的象征,称岁首为“白月”、“白节”,以白色袍靴为最圣洁的服装,白色驼、马、牛、羊为贵重的牲畜;以九为神圣、吉祥、众多、富足的数字

  • 苴咩城

    即“羊苴咩城”(890页)。

  • 多尼

    1636—1661清宗室。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和硕豫亲王多铎之子。崇德七年(1642),封多罗郡王。顺治六年(1649)父卒,袭亲王爵。八年,封信亲王。九年,因睿亲王多尔衮获罪,受牵连降郡王,寻

  • 浯勒札河之役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联合克烈部配合金军击败塔塔儿部的战役。又作“斡里札河之役”。承安元年(1196),金遣丞相完颜襄统兵征讨塔塔儿部。塔塔儿部兵败龙朐河(今克鲁伦河),余众逃往浯勒札河(今

  • 五国城

    古地名。一作五国头城。辽代女真五国部头部越里吉(一说为盆奴里)首领驻地,五国部节度使亦驻节于此。金为胡里改路治所,元为胡里改军民万户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但一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或

  • 鸿猷录

    书名。军事史书。16卷。明高岱(字宗伯,湖北京山人,汉族)撰。是书所录皆朝廷军事用兵情事。其中第9卷《开设贵州》,第11卷《平两广蛮》,第13卷《剿清平苗》,第15卷《诛灭岑猛蛮寇》,第16卷《平湖贵

  • 赫连勃勃

    ?—425十六国时期夏国创建者。又名屈孑(亦作屈丐),意为“卑下”。族属铁弗匈奴。匈奴右贤王去卑裔,※刘卫辰第三子。因先祖尚汉室女,故以刘为姓,称刘勃勃。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本部为北魏拓跋珪

  • 多尔济色布腾

    ?—173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噶尔丹策零同曾祖兄弟,清札萨克辅国公丹济拉长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袭父爵。五十四年(1715),因准军侵掠哈密,奉命率兵驻杭爱山,抚降贡楚克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