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敏和卓

额敏和卓

?—1777

清代新疆吐鲁番郡王。维吾尔族吐鲁番大阿訇尼雅斯和卓子。世居鲁克沁。初隶准噶尔。康熙五十九年(1720),投附清朝。雍正四年(1726),清军撤居哈密,以吐鲁番给策妄阿拉布坦,受命辖鲁克沁众,因勤屯田务,获赏。九年(1731),以噶尔丹策零遣兵侵扰鲁克沁,率众三创准噶尔军。十一年(1733),为避准军劫掠,率众8千余徙瓜州,封辅国公。乾隆二十年(1755),率兵300从清军征达瓦齐,晋镇国公。次年,归鲁克沁。领兵400助宁夏将军和起追擒辉特台吉巴雅尔。抵辟展(今鄯善),莽噶里克杀和起,欲胁其叛。拒从,遣使告变,以功封贝子。二十二年(1757),授领队大臣。自陈从户部侍郎阿里衮击阿睦尔撒纳余党,赐贝勒品级。越一年,授参赞大臣,随靖逆将军雅尔哈善往库车讨霍集占。雅尔哈善以罪伏诛后,复从定边将军兆惠赴乌什,招降霍集斯。寻与兆惠等于喀喇乌苏(黑水)为霍集占所困,拒请和。二十四年(1759),布拉呢敦、霍集占逃巴达克山,遣子茂萨至喀什噶尔收粮济军。受命抚叶尔羌(今莎车),封郡王。越一年,图形紫光阁,乾隆帝赞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宜”。二十九年(1764),受命入觐,赐乾清门行走。三十年,随军镇压乌什赖和木图拉起义。未至事平,留驻叶尔羌。越2年,复入觐,赐御前行走。后因讦告噶岱默特事诬不实,被令回原籍。

猜你喜欢

  • 大将军起居注

    书名。十六国时期后赵中大夫傅彪、贾蒲、江轨撰。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仿两汉、魏晋之制,命撰

  • 邓太尉祠碑

    古碑铭。前秦建元三年(367),冯翊护军郑能进(一作邈)为邓太尉公(艾)祠修整时立。存陕西蒲城县东河川。《金石续编》、《八琼室金石补正》、《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皆有著录。1963年马长寿据拓片考证集资

  • 阿訇

    波斯语音译。又译为“阿衡”、“阿洪”、“阿浑”等。原意为“教师”。在通用于波斯语的穆斯林中,是对伊斯兰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为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通称。常有教长、宗教首领、掌教之意。一般主持清真寺

  • 倮倮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白倮倮或倮族。崇奉龙、虎图腾,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易门、新平、开远、文山、广南、西畴、澜沧、普洱、景东、巍山、祥云、凤庆、云县、永胜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蒲察斡论

    金将领。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益速河人。后徙临潢。女真族。蒲罕氏。金紫光禄大夫忽土华孙,马孙子。刚毅有才能。天辅(1117—1123)初,以功臣子充护卫,历左卫将军、定武军节度使、右副都点检。天德

  • 阿旺罗布藏吉克美甲木磋

    1820—1857清代西藏第穆呼图克图八世。藏族。出生于察木多热达地方。道光四年(1824),经金瓶掣签确为第穆活佛转世,坐床后,随前藏堪布呈进例贡。二十四年(1844),同驻藏大臣琦善逐款审查被班禅

  • 郎君行记

    金代契丹小字、汉字合璧碑刻。全称“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王圭、黄应期撰。刻于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十一月四日。碑文刻在陕西省乾县乾陵乡武则天陵前著名的无字碑上。刻文在碑的正中部分,四周环刻

  • 马云亭

    1856—1919近代爱国志士、医生。原名马春生。山东章邱县埠村镇大冶庄人。回族。少时在青州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隶左宝贵麾下,曾参加中日甲午之战。后习中医,在济南开设药

  • 呼岱巴尔氐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号达尔汉伯克。乌什人。乌什郡王品级※霍集斯次子。初隶准噶尔部。乾隆二十年(1755)随父附清。翌年,随布拉呢敦招抚南疆,住库车。二十三年(1758)三月,闻大小和卓布拉呢敦、霍

  • 安位

    ?—1637明末贵州水西土官。彝族。宣尉使安尧臣子。父死后,于天启元年十二月(1622年初)袭宣慰使职,领有水西(今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地。年幼,母奢社辉理司事。二年,在堂叔、宣慰同知安邦彦挟持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