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怒
部分怒族自称。参见“怒族”(1774页)。
部分怒族自称。参见“怒族”(1774页)。
见“永宁起义”(638页)。
回族族谱名。明成化二年(1466)由马依泽氏之二十代裔孙、骠骑将军马义奉旨修撰。四年(1468)完成。后经多次续修,最后一次为光绪二年(1876)。凡15卷,卷首1卷。记马氏回族始祖马依泽于宋建隆二年
1439—1487明代西藏察木多地区帕巴拉呼图克图一世。藏族。生于工布江达娘布地区。贡觉多登桑达贝桑之子。由德木塘巴剃度出家,法名帕巴拉,意为“圣天”。拜多登桑杰彭巴等数十名高僧为师,博学多识,广修显
唐朝将领。高句丽人。泉氏。唐卞国公泉男生子。初随父附唐,拜右武卫将军。天授(690—692)中,以右卫大将军兼羽林卫。武后曾出金币,选善射者,谏曰:“陛下择善射者,然绝非华人。臣恐唐官以射为耻,不如罢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临潭县。因寺主向为侯氏家族,故名;又因在圆形城垣之间,亦称“圆城寺”。一说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建;一说为元世祖忽必烈时自大都至西藏所建108寺之一。明永乐(1403—1424
驻藏帮办大臣温宗尧为安辑西藏民众所允诺之事项。宣统二年(1910)钟颖率川军越江达近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恐惧,邀帮办大臣赴布达拉宫,达赖喇嘛保证:令藏军停止抗川军;向清政府奏谢封赏;仍尊重驻藏大臣联豫
匈奴祭祀用偶像。其俗敬天,无一事不归之于天,单于自称“天所立匈奴大单于”,击败西域诸强族也称“以天之福”。司马贞《史记索隐》引韦昭语:“作金人以为祭天主。”又引崔浩云:“胡祭以金人为主,今俘图金人是也
即“拔也古”(1363页)。
1241—1284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曾孙,※速浑察第三子。好学,广结儒士,听读经史,论古今治乱。至元十一年(1274),受命总兀鲁兀、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札剌儿五投下兵随军伐宋,
蒙古斡亦剌部贵族。亦称塔剌海古儿干(驸马)。不花帖木儿孙,札乞儿古儿干之子,伊儿汗国旭烈兀内侄孙。任伊儿汗国斡亦剌千户长(一说万户长)。曾先后娶旭烈兀女忙古鲁干及孙女阿剌忽都鲁为妻。元贞二年(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