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阴平国

阴平国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南朝宋昇明元年(477)底,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族弟※杨广香与北魏合兵,攻杀武都国主杨文度,以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为政治中心,自立为阴平王、葭芦镇主,史称阴平国。自是,杨氏政权遂分为二,与杨文弘所建武兴国并存。杨广香、杨炅、杨崇祖等皆受南齐册封为阴平王、沙州刺史。至杨孟孙时势颇盛,拥众数万,子杨定曾受北魏封为阴平王。其后世系不详。又有杨法琛自称为后仇池国君主杨盛苗裔,初居阴平,北魏孝昌(525—527)中,举族归附北魏。后受梁封为雄勇将军、北益州刺史、阴平王,以平兴(治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为要地。梁大宝元年(550),被黎州民众拥立为黎州刺史(治今四川广元县)。后遭梁潼州刺史杨乾运攻袭,失剑图、平兴,退守鱼石洞(今四川广元西南昭化镇西北)。承圣元年(552),被西魏任为黎州刺史。后同族相攻,听从北周调解,分其旧部,各立州郡,一说阴平国至此遂亡。但有的学者认为至杨永安(一说其子)于大象二年(580),被北周击败,阴平国才算最终灭亡。共历7主(或8主),凡104年。

猜你喜欢

  • 沙州

    州名。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唐武德五年(622)置西沙州。贞观七年(633)仍改沙州。贞元(785—804)后为吐蕃所据。宋初回鹘据其地,后归宋。宋景祐三年(1036)入于西夏。元置州,

  • 汉武帝征朝鲜

    武帝灭亡卫氏朝鲜之战。故燕人卫满,趁汉初燕王卢综反入匈奴之机,聚众千余亡奔朝鲜,投朝鲜王箕准,获封地百里,受命守西边。待人众势强,遂于汉惠帝元年(前194),以武力夺取箕准朝鲜王位,建卫氏朝鲜。时汉惠

  • 绥远和平解放

    全国第一个和平解放的省。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绥远省参议会议长张钦为首的“绥远和平促进会”与绥远省主席董其武主张与绥蒙政府和谈,解放绥远。周恩来派傅作义部

  • 湄沱湖

    古湖名。旧说为今牡丹江流经之镜泊湖,今皆认为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与前苏联沿海州交界处之兴凯湖。湖产鲫鱼,是渤海王国区内著名特产之一,为时俗所贵。渤海于越喜故地所置安远府领有之郿州,于拂涅故地所设东平府领有

  • 鸠民

    见“鸠僚”(1103页)。

  • 咸安公主

    ?—806唐公主、回鹘可敦(后妃)。又作咸安大长公主。※德宗第八女。(一作代宗女,德宗妹)。贞元四年(788),和亲回鹘※长寿天亲可汗顿莫贺联姻,被德宗封为智慧端正长寿孝顺可敦。同年,由可汗妹骨咄禄毗

  • 讨赛篱

    又记作讨赛咿。契丹语,意“五月”,契丹族对端五节的称谓。俗于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做衣,并奉首领,君臣宴乐,食渤海膳艾糕,饮大黄酒。又以五彩丝绕成索缠背,称作“合欢结”;妇人以彩丝编

  • 大义公主

    见“千金公主”(121页)。

  • 使马部

    清代对黑龙江南北部分鄂伦春人的称呼。因用马匹作乘载工具,故名。亦称使马鄂伦春,以区别于使用驯鹿的鄂伦春人。据《黑龙江志稿》,居鄂伦春分布区的西部。今居我国境内的鄂伦春人,早已不使用驯鹿,皆骑马出猎,无

  • 旧时西藏门巴族和藏族部分地区所置※宗以下的一级行政区划。其范围略似内地的“区”或“乡”。由旧西藏地方政府设置,并设※措本或※根保管理全措事务。见“三十二措(定)”(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