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弗匈奴
见“铁弗氏”(1877页)。
见“铁弗氏”(1877页)。
即“济木萨”(1738页)。
元朝掌管教习亦思替非文字(波斯文)的学校。至元二十六年(1289)始置于大都(今北京)。收官吏、富人子弟入学受教。延祐元年(1314)更名“回回国子监”,设监官,授学士之职,教亦思替非文字。生员学成后
辽代中朝大臣、学者。字特末隐。契丹族。楮特部人。史载其性和易,笃学、好礼法。圣宗朝入仕,太平年间,领牌印、直宿,累迁北院枢密副使。善写奏章,每奏皆详明,屡受赞赏。及兴宗即位,受命与林牙耶律庶成修《律令
古地名。亦堡镇名。在今陕西黄陵县境内。魏晋时陕西关中渭北高原形成少数民族居住地带,由聚落发展成为若干堡镇,此为其中之一。晋兴宁三年(365),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率众二万攻杏城,苻坚率精锐讨之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又名彭舍怕俾。土家族。宣慰使彭南木杵子。正统六年(1441)十月,赴京贡马。七年,袭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职,诰授怀远将军。十四年(1449),与族人彭南木答相讦奏,既而讲和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宣德二年(1427),其族弘济大国师吒思巴儿监藏因随官军征安定功,明廷赐其四品银印及诰命。六年(1431),因其族原住野马川之首领果若儿等率百姓800帐,于永乐间逃往甘州(今
裕固族宗教节日。俗称过会。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旧时夏历正月初十至十五日举行。是一年中最大的宗教聚会。届时,男女老幼都身着节日盛装,至寺院烧香、叩头,点灯祈祷,祈求平安。由20多个僧人戴上假面具
蒙古族已婚妇女的一种传统发型。亦作练垂。元明时期即甚为流行。明人萧大亨《夷俗记·帽衣》载:“若妇女,自初生时业已留发。长则为小辫十数,披于前后左右。必待嫁时,见公姑,方分为二辫。末则结为二椎,垂于两耳
详见“止贡万户”(290页)。
即“石抹卞”(4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