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罗塞臣

鄂罗塞臣

?—1664

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郭络罗氏。额驸达尔汉长子。天聪元年(1627),从父征明锦州,任护军参领。三年,从伐明攻北京。破袁崇焕军,授骑都尉世职。四年,署都统事。随贝勒阿巴泰镇守永平。五年,从征明,围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连败明军。八年(1634),随贝勒萨哈廉伐明,掠山西诸县,因功晋二等轻车都尉。崇德元年(1636),从征朝鲜。二年,列议政大臣。三年,随豫亲王多铎征明宁远、锦州。后因兵败革世职。六年(1641),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率巴牙喇兵连败松山援兵。七年,复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擢副都统。八年,同参政巴笃礼往征黑龙江。顺治二年(1645),从多铎追击李自成起义军至潼关。五年(1648),统兵驻守沧州。从英亲王阿济格讨大同叛将姜瓖。六年,晋一等轻车都尉,爵三等男,擢正蓝旗蒙古都统兼刑部侍郎,晋二等男。七年,以徇情罢侍郎。八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寻解任专管都统事。十六年(1658),同安南将军明安达礼率兵驻防荆州,以舟赴援江宁(今江苏南京),败郑成功军于扬子江。十七年,还京仍任都统。康熙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果敏。

猜你喜欢

  • 乌维单于

    ?—前105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伊稚斜单于子。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嗣立。时汉用兵东越、南越,未遑北顾,单于新立,亦未扰汉,边境暂安。五年(前112),与西羌约攻汉,兵入五原(郡治九原在今包头市

  • 窦威

    唐初大臣。字文蔚。一说为鲜卑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一说本为扶风平陵人,其先避难代地,赐姓纥豆陵氏。隋太傅※窦炽子,唐太穆皇后从父。喜文史,贯览群书,诸兄谓之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

  • 湘水

    古河流名。又称湘川。今湖南之湘江。《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石矣。故名”。源出零陵郡始安县阳海山(今广西桂林东),与灵渠(湘桂运河)

  • 颇罗鼐

    1689—1747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名颇拉·索南多达,简称颇罗瓦或颇罗鼐。藏族。后藏江孜人。幼善骑射,武艺超群。崇信宁玛教派,善理政务。拉藏汗统治西藏时期,任传事官。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

  • 通检推排

    金代定期核查户口、物力,以调整赋的制度。通检,即《周礼》大司徒3年一大比,各登乡民众寡、物力多少,以辨物行征之制。大定四年(1164),以民户贫富变更,赋役不均,命泰州军节度使张弘信等13人,分行诸路

  • 小菜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漠、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

  • 四十万蒙古

    明代东蒙古(鞑靼部)的统称。当时蒙古人习惯把自己和周围民族按大小统称为若干万,如“四十万蒙古”、“四万卫拉特(瓦刺)”、“八十万汉人”、“二十六万土伯特(藏族)”、“三万女真”、“三万高丽”等,均为概

  • 徒单兀典

    ?—1232金大臣。亦作徒单吾典。女真族。徒单氏。累官为武胜军节度使,驻邓州(今河南邓县)。寻迁中京(今河南洛阳市)留守,知金昌府事,驻洛阳。在邓州、洛阳修城,招亡命千人,号“熊虎军”,剽掠宋境,宋人

  • 答剌罕

    见“答儿罕”(2238页)。

  • 夏鲁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创始人为后藏夏鲁寺住持※布顿·仁钦朱。始创于元。按布顿所著《布顿佛教史》云,该派之由来,初为后藏大德桂哇益西雍仲,其弟子杰尊喜饶迥内修建夏鲁寺(又称夏鲁阿莫寺),后此人赴印深研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