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尔泰

鄂尔泰

约1680—1745

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西林,号毅庵。世居汪钦。康熙举人。四十二年(1703),袭佐领,授三等侍卫。五十五年(1716),迁内务府员外郎。康熙末,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亲王(清世宗)的心腹。雍正元年(1723),特擢江苏布政使。后迁广西巡抚,寻调云南,摄总督事。四年(1726),首倡实行“改土归流”,在西南各民族地区设置州县,改土司为流官,以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被采纳。六年,清廷拟推行改土归流,特授其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任内,剿抚并用,完成改土归流。又镇压云贵苗族人民起义。十年(1732),授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一等伯爵,督巡陕甘。任内,整治军务、大举屯田,成绩卓著,深受雍正帝倚信。支持张广泗等征讨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十一年,先后充《八旗通志》馆、《皇清文颖》馆总裁。雍正帝死,受遗命辅政。乾隆帝即位,与张廷玉总理事务。元年(1736),相继充《三礼义疏》、《农书》总裁。三年(1738),兼议政大臣。六年(1741),授军机大臣兼领侍卫内大臣。任内,多次巡视河工。又因充会试主考官,故门生众多,人称“鄂党”。十年(1745),加太傅。以病请解任。卒,谥文端。

猜你喜欢

  • 杨赛因不花

    1277—1316元代播州土司。先世山西太原人。汉族,一说乃泸叙州边徼的少数民族。初名杨汉英,字熙载。自先祖杨端据播州始,其为第十七代土官。年5岁,父杨邦宪卒。至元二十二年(1285),随母至京,元世

  • 伊健妓妾

    三国时反魏首领。见“治元多”(页)。

  • 纳罗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蒙化、土家。原为部落首领名。后以之名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华坪、永胜、大理、云龙、剑川、祥云、楚雄、弥勒、昌宁、保山、凤庆、云县、巍山、景东、普洱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

  • 部族官

    辽代官制。又称北面部族官。为管理部族事务的官称,属北面官列。辽自太宗得燕云16州,境辖汉族突增,为适应需要,对境内各族采用“因俗而治”之策。其“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国官制,分

  • 宋史夏国传集注

    书名。罗福苌、罗福颐撰,14卷。本书以元脱脱《宋史·夏国传》为基本史料,旁搜别史及有关史书记载西夏史事者约50余种为注,略仿裴注《三国志》例,不厌其详,并记其所从出。罗福苌始撰,稿未及5卷而病逝。其稿

  • 雉葛王

    即“烽上王”(2106页)。

  • 石笏尔伯克

    参见“什和勒伯克”(317页)。

  • 呼屠吾斯

    即“郅支单于”(1379页)。

  • 谭泰

    1594—1651清初将领。满族。舒穆禄氏。世居珲春。库尔喀部长郎柱子,大臣杨古利弟。初封佐领,隶正黄旗满洲。后金天聪八年(1634),与都统图尔格统左右翼军,略明锦州,晋护军参领。随皇太极伐明,克保

  • 乌鲁古

    契丹语官名。又译作“乌鲁骨”。一说源于突厥语“邬落”(“驿马”之意)。掌群牧。一说会同元年(938)后改为“群牧使”。女真立国,仍设是职。《金史·百官志》称:“乌鲁骨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