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郭罗克善后事宜

郭罗克善后事宜

清代有关郭罗克藏族的各项规定。乾隆九年(1744),经川陕总督公庆奏准,内容为:郭罗克各寨穷苦者有牛无资,可酌量借给;打牲立期制,每年五六月打牲一次,九至十二月在本境近地打牲,按寨分班,每起多至10名,于驻汛官处挂号给票,定期返回;撤清军,于要口岁遣千总、把总带兵20名,轮驻稽查,并派兵安设塘递,以通声息,于霍耳,甘孜等处分防巡驻;凡越境抢夺,照盗一赔二,黄河沿岸游牧蒙古与郭罗克毗连,各头目定界立誓,禁偷窃,西宁属之蒙古城、永豹沙及邻境与郭罗克有婚姻往来者,均令于防弁处请票稽查;纷争之事,随时剖断。开垦、畜牧及打牲,责成松潘镇岁加查询,如土目管束有方,可加奖赏;上、中、下郭罗克事务可由土目主持办理,老诚之土千户令互相稽查,均给与土职,由部颁号纸,子孙世守。各案外委土目,均有管束之责,赏给顶戴;土目宗族子侄若有为匪犯法,土目知情故纵一体坐罪。

猜你喜欢

  • 卫藏图识

    书名。清代西藏地理志书。马揭、盛绳祖著。乾隆五十七年(1792)成书。4卷。其中有图考2卷、识略2卷。原系刻本,后有抄补本,内有“番民图”,随行记程,详载卫藏山川及风土民情。书末所附“蛮语”为学藏语的

  • 阿底峡

    982—1054吐蕃佛教后弘期进藏之印度高僧。初名达瓦宁波。梵文名迪巴嘎热施咱纳,藏文译作贝玛梅泽益西,意为“吉祥燃灯智”。藏史通称其为“觉卧杰阿府峡”,意为“佛王阿底峡”,简称“觉卧杰”(佛王或尊圣

  • 怯薛

    蒙古语音译,又作“客失克”,汉译“宿卫”。蒙元时期护卫军或禁卫军,《元史·兵志》:“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宿卫者,天子之禁兵也”。宋嘉泰四年(1204),铁木真(成吉思汗)出征乃蛮部前始置,初设

  • 阿尔班

    蒙古语音译,意为“十(户)”。准噶尔基层行政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早在蒙元时期即已出现,称“哈儿班”,意为“十户”或“牌子头”,是千户制中百户之下的基层组织。在准噶尔统治时期,是构成“得沁”(四十户)的重

  • 恩拉达卜

    景颇语音译(载瓦语称“干脱总”)。解放前云南景颇族地区对男女青年婚前谈情说爱活动的称谓。汉语称“串姑娘”。过去景颇族地区每个村寨都有专供男女青年娱乐说情的公房(有些家庭还设有供女儿与情人说爱的火塘),

  • 完颜石柱

    ?—1283元朝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同州管民达鲁花赤完颜拿住子。宪宗时,袭父职为征行千户,总管八都军。宪宗九年(1259),从忽必烈征合刺章,随都元帅纽璘攻马湖江。世祖中统二年(1261),授征行万

  • 艾赛提

    1864—1923新疆哈萨克族诗人、音乐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既有广大牧民喜闻乐见的口头歌谣,也有饱含战斗激情的叙事长诗。最著名的有《萨里哈与萨曼》、《木马》、《法兰西国王》、《努赫曼与纳合木》

  • 伊喇

    见“拽剌”(1620页)。

  • 李怀秀

    见“阻午可汗”(1259页)。

  • 上位使者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仅见于《新唐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级“大官”中第七级官名,位于※“大兄”之下,※“诸兄”之上(《北史》等载七至九级官名为※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