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奴汪术
元朝官员。吐蕃族。元世祖时任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宣慰使。尚书右丞相桑哥兼任宣政院使期间,曾对乌思、藏地方(今西藏自治区)军政事务多有建树,著有政绩,多次受奖赏。至元二十五年(1288),尝赈其管内兵站饥户,桑哥奏请赐银2500两以赏。二十六年,又以私蓄供馈蒙古驻军,朝廷命有司如数偿付,复赏银5万两、币帛各2千。
元朝官员。吐蕃族。元世祖时任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宣慰使。尚书右丞相桑哥兼任宣政院使期间,曾对乌思、藏地方(今西藏自治区)军政事务多有建树,著有政绩,多次受奖赏。至元二十五年(1288),尝赈其管内兵站饥户,桑哥奏请赐银2500两以赏。二十六年,又以私蓄供馈蒙古驻军,朝廷命有司如数偿付,复赏银5万两、币帛各2千。
壮族地区古墓遗址。位于广西平乐县城东约40公里处的张家乡燕水村,地处五岭山脉都庞岭南侧,为战国时代西瓯人(壮族先民)居地。1958年发现,1974年清理发掘。共发掘165座墓葬,其中战国墓占110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修筑。构筑愿因地而异,山上用石垒,平地用土夯。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小佘太地区,还保存着用石头垒的秦长城遗迹。赤峰以北的长城或石砌或土筑痕迹非常清楚。在奈曼旗、
明代蒙古族画家。字仲乐。明宫廷太监。博雅多识,专工人物鸟兽画。明人夏文彦《图绘宝鉴》赞其丹青“下笔无痕,为一代之妙”。
854—931唐末五代时楚王。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一作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少为木工,后从军。唐末,随孙儒渡淮,攻陷广陵。后随刘建峰过江西,连陷洪、鄂、潭、桂等州。继统兵攻邵州。昭宗乾宁
又作“杆子祭”或“祭杆子”。旧时满族祭天仪式之一,为萨满教重大祭祀。分家祭与皇室、皇帝祭。家祭复分常祭与大祭。常祭每年春秋两次,择日致祭,仪式简单。大祭于冬至后祭祖的翌日举行,目的是祝全家平安、谢神保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军事组织府中所设武职书记官,系主将、副将下属。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见“恰域万户”(1725页)。
见“滚很召”(2465页)。
1568—1597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译博达锡里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七子,※三娘子所生。驻牧于丰州滩北(在今大青山后)。隆庆五年(1571),受明封为指挥佥事,旋升指挥同知。在山西水泉营
藏传佛教(喇嘛教)僧职名。藏语音译,意为“甘丹寺座主”或“日丹住持”(方丈),又称“甘丹法王”,蒙古语作“噶勒锡呼图”。高僧宗喀巴在甘丹寺法座继承者的专称。在格鲁派(黄教)中其地位仅次于达赖喇嘛和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