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式铭

赵式铭

1872—1942

近代白族爱国学者和诗人。字星海,号弢父,晚年自号僒翁。云南剑川县人。自幼聪敏,勤奋好学。及长,关心时事,敢于评论时弊。光绪二十年(1894),至昆明应乡试,因在试卷中放言时务,被贬入副榜(副贡)。二十三年(1897),以同样原因会试落榜。后在家乡任教,担任高等学堂校长,勉励学生立志救国,洗雪甲午战争的国耻。三十年(1904)在丽江创办《丽江白话报》,后又至永昌(今保山)办《永昌白话报》,旋应邀参加创办《云南日报》。利用办报之机,著文宣传救国救民的主张,编写滇剧剧本《苦越南》,愤怒谴责法国侵略者的罪行。宣统元年(1909),被选到北京参加举贡会考,录取后到四川灌县任都江堰治河通判,同时任《成都日报》编辑。辛亥革命后,任蔡锷都督府记室,兼纂《云南光复志》。1917年,随白族政治活动家赵藩去广州,在护法军政府交通部任职,加入柳亚子等人组织的“南社”。1934年前后参加章太炎等人创办的“苏州国学会”。1939年担任云南通志馆馆长,与白族爱国学者周钟岳编纂《新纂云南通志》,先后担任副总纂、总纂。一生著作颇富,已刊行的有《白文考》、《爨文考》、《么些文考》、《考察四川灌县堰利病书》、《云南光复志纪要》中的起源篇、建设篇、西征篇等。还有《希夷微室诗钞》、《睫巢诗稿》、《睫巢诗稿补遗》、《睫巢楹句》、《睫巢文稿》、《睫巢随笔》、《滇志辨略》、《汉书补注》、《弢父六十自述》等均未刊行。其诗文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其史志、考订等对研究云南史、西南民族历史、语言、文字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猜你喜欢

  • 阿用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阿用簇”又作“阿容簇”。宣德十年(1435)五月置,秩正七品,设长官吏目一员。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南境,地近黑水。宣德二年(1427),千户钱宏等因朝廷调发松潘官军往征交趾,

  • 学士

    西夏职官名。掌文字。夏毅宗奲都六年(1062)始设,与中等司等位。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立翰林学士院,以著名文人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后也仿宋制设观文殿大学士、徽猷阁学士等。又分番学士、汉学士。

  • 哈里杂特

    清末新疆少数民族官员。伊犁人。维吾尔族。咸丰四年(1854),担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头等台吉。因私占官地、强迫属下农民代交粮赋,被革去所授散秩大臣及阿奇木伯克职衔,降授三等台吉。

  • 包衣骁骑营

    见“内务旗三旗骁骑营”(310页)。

  • 幻人

    即“眩人”(1866页)。

  • 空格斯

    准噶尔地名。原为维吾尔语,意谓“踏地有声”。今新疆巩留县地。因地有空格斯河得名。地势宽平,水源充足,牧草丰茂,宜耕宜牧。旧为准噶尔乌鲁特、霍尔博斯鄂拓克驻牧地。乾隆二十年(1755)秋,准噶尔宰桑克什

  • 卡芒吾居·噶桑勒谢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甘都塘相拉卡。7岁于拉吉寺从其叔意希噶桑堪布出家为僧。9岁入夏琼寺学习诵经。13岁入讲经院。15岁由阿旺索南堪布授沙弥戒。22岁由阿旺奥赛堪布授比丘戒。奉密宗堪布意希噶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萨哈勒图,接额鲁特前旗界;西至达郎图陀罗海,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南至亲格勒图,接本部左翼左末旗界,北至卓赉布拉克,接本部左翼中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

  • 西原蛮

    唐代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黄峒蛮、乌武僚、峒僚。东汉至隋唐时称乌浒人(与“乌武”同音异写)。居地中心在西原州(今广西左、右江三角洲地带),故名。因其首领多黄姓,如黄乾曜、黄少卿等,故又有“黄峒蛮”之称。

  • 吴尧

    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碧江县一些怒族村寨专供未婚青年男女在晚上进行社交和住宿的公房。解放前当地怒族青年男女在遵守氏族外婚的原则下可以自由结交情人,婚前性关系也比较自由,有些地区的怒族初婚的男女还允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