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赀虏

赀虏

即“”(1863页)。

猜你喜欢

  • 祭东

    契丹民族祭祀习尚。据《新五代史·契丹传》:“契丹好鬼而贵日,每月朔旦,东向而拜日,其大会聚、视国事,皆以东向为尊,四楼门屋皆东向。”《辽史》云:“国俗,凡祭皆东向,故曰祭东。”(卷116)

  • 阴山府

    唐羁縻府名。唐宪宗元喝三年(808),沙陀朱耶执宜率众万余人,骑3千,自甘州至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县西南)降唐。灵盐节度使范希朝将其安置于盐州(治今陕西定边),设阴山府(今内蒙古境),命执宜为府兵马使。

  • 苟赤

    元代蒙古官名。蒙古语“格兀”(又作“格温”,即“苟”),意为“牝马”、“赤”意为“司事人”。即放牧牝马及掌管牝马群者。蒙古俗:牝马与马驹分群放牧,以便挤取马乳,酿制湩酪。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玉你

  • 王阿永

    见“都掌蛮”(1816页)。

  • 那礼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所在众说不一,今多数人认为在今齐齐哈尔市西的雅鲁河与阿伦河之间,或说在雅鲁河流域,一说在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至乌兰浩特市一线与乌罗护部犬牙交错而居,旧有说在嫩江上游西岸支流喇(今作

  • 建昌县

    县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在今辽宁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邻接河北省。古为辽西郡地,隋、唐时奚、契丹杂居。元属大宁路。明初为营州卫地,后废入泰宁卫。清乾隆三年(1738)设塔子沟厅,厅南境为喀喇

  • 佳乌

    桦树皮船。鄂温克语音译。旧时鄂温克人的水上交通工具。流行于内蒙古、黑龙江省地区。一般长约1.8丈,高2.5尺,腹宽2尺,两头尖细而稍向上翘起。大者可乘五六人。用松木作船架,以夏天扒下加工后的桦树皮包裹

  • 移刺买奴

    1196—1235元朝将领。契丹族。移剌氏。居霸州(今河北霸县),随父移剌捏儿降蒙古,从征战。袭父职为高州(治今内蒙古赤峰东北)等处达鲁花赤,兼征行万户。元太宗二年(1230),奉命攻高丽,取龙、云、

  • 赀虏

    即“赀”(1863页)。

  • 札鲁忽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札鲁花赤”,“札鲁火赤”,“札儿忽赤”。蒙古语音译,《元朝秘史》释为“断事官”,其长曰“也可札鲁忽赤”,意为“大断事官”。1206年蒙古建国后始置,掌财赋,治政刑,主分封,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