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蓟县白塔

蓟县白塔

又称观音寺白塔、渔阳郡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天津蓟县城内西南隅。通高30. 6米。塔中曾发现石函,有“清宁四年(1058)岁次戊戍四月二日记”字样。此塔造型奇特,对考查宗教、历史、建筑等有特殊价值。中国古塔建筑一般分为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喇嘛塔式、金刚宝座塔式、花塔式、过街塔式等。辽金塔多为八角密檐式。喇嘛式塔后起。而此塔下为八角檐式,上为喇嘛塔式。此种式样,全国仅存两例(另一例是北京房山云居寺北塔),甚为珍贵。塔基为一高大须弥座,上雕饰各种复杂图案。基上雕出斗拱,挑出两层平台,围双重栏杆,再上仰覆莲花。第一层塔身高大,四正面辟门,南面是真门,余为装饰门,门楣拱形。塔面浮雕神兽、花卉、飞天等,造型生动。转角处雕出小塔。上出檐两层,两层间距离近。这些完全是辽金密檐塔的典型风格。两层檐上又设一台座,上置覆钵状圆形塔肚,均匀分布十六悬鱼。再上又出一层檐,上置相轮,依喇嘛塔通例,十三圈,象征十三天。再上为铜制宝珠刹顶,直插云天。1982年,国家拨款维修时,发现塔中还有一塔,经鉴定,塔中塔为原塔。里塔砖雕风格与外塔一样,外塔是重修时在原塔外包砌一层,遂比原塔高大,这尤为建筑史家们感兴趣。

猜你喜欢

  • 元朝名臣事略

    书名。原名《国朝名臣事略》。元苏天爵编著。15卷。天历二年(1329)以前成书。集录元代前中期名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始木华黎终刘因共47人墓碑、墓志、行状、家传,兼采他书可徵信的材料,加以剪裁、贯通,

  • 蒙古

    ①中国北方民族名。两宋、辽、金时又有萌古、蒙骨、朦骨、毛褐、盲骨子、毛割石、蒙古里等不同的汉字音译。唐代为室韦之部,称“蒙兀”或“蒙瓦”,居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东南邻黑水靺鞨,西接大室韦,北为

  • 十二则溪

    贵州水西土司区划名。“则溪”,彝语音译,意为“仓库所在地”。贵州水西(鸭池河以西)安氏土司(初治贵阳城西半部,后移治黔西城)所辖十二则溪,初为仓库所在地,设官驻兵管理,后演变为行政区划和军事据点。每一

  • 大律

    见“北周律令”(534页)。

  • 土麦台吉

    见“图墨德达尔罕岱青”(1439页)。

  • 长离种羌

    ※烧当羌的一支。东汉末居今甘肃庄浪县南。建安十九年(214),魏将夏侯渊追韩遂至略阳兴国(今甘肃秦安县东北),城固难攻,夏侯渊以韩遂所部多为长离诸羌,故先击长离部落,待其众归救其家、遂为魏军击败。后以

  • 白龙堆

    西域古地名。见《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作龙堆。即今新疆罗布泊东北白龙堆。为东北走向的长条高地,蜿蜒如龙,其上布满灰白色碱块,如龙鳞,故名。为古丝绸之路上的艰险路段。

  • 阚爽

    北魏时高昌太守。凉州(治今甘肃武威)人。北魏太延五年(439),乘北凉沮渠牧犍降魏,据高昌,自称太守。太平真君三年(442)四月,因伊吾王唐契为柔然所逼,拥众西趋高昌,欲夺其地,遣使诈降于沮渠无讳,相

  • 頳岘

    古地名。故址在今吉林省集安县治西20余里之小板岔(亦称板石岭西岔)。三国魏幽州刺史毋丘俭正始年间(240—249)征高句骊进军至此,并在此“悬车束马,登丸都山”,攻破高句骊王城。“毌丘俭丸都刻石纪功碑

  • 肫图

    清朝宗室、学者。字溥仁。满族。乾隆初和硕简仪亲王※德沛从弟。博学有文采。著有《理象解原》4卷、《书经直解》、《诗解正宗》及《一学三贯清文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