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语

蒙古语

我国蒙古族使用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蒙古国境内。使用人数约500万。中国境内蒙古语分为西部、中部、东北部3个方言,西部方言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又称卫拉特方言;东北部方言分布在呼伦贝尔盟巴尔虎布利亚特地区,又称巴尔虎布利亚特方言;中部方言分布在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又称内蒙古方言。蒙古国境内蒙古语属于喀尔喀方言。元音有长短的对立外,还有表现在松紧上的阴阳对立。元音和谐律既要求阴性元音和阳性元音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单词里,也要求同性元音当中又有展唇和圆唇的和谐。辅音有单辅音和复辅音,单辅音中绝大部分既可以出现在音节之首,还可以出现在音节之末,复辅音则只能出现于音节末,这是由于词末音节元音失落所致。重音落在词的第一个音节。复数附加成分较多。格有普通格和双重格,后者由两种普通格附加成分组合而成。名词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单数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在不同格中出现几种不同词干。单数第二人称代词有通称、尊称两种。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别,尽管原来表示这种意义的两种词干互相通用并存。有专门的复数第三人称代词,且分近指和远指两种。蒙古语动词的体、态、式、时、人称以及形动词、副动词等语法范畴的内容和形式,比其它任何一种同语族语言丰富和多样,这是因为一方面较多地保留了固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点。蒙古语词汇中也有多种不同来源的借词,但占词汇总量的比重不大。固有词包括语族的同源词,还包括后来用自己发达的构词法形成的大量派生词和合成词。蒙古语里的借词包括汉语借词、突厥语借词、藏语借词、俄语借词等。其中汉语借词数量比较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

猜你喜欢

  • 汉归义羌长印

    汉王朝颁赐西域羌族首领之官印。1959年出土于新疆新和县于什格提古城。汉朝对羌族归附的许多部落首领多封官授爵,有王、侯、君、长等。同时颁发印绶,有铜质、银质、金质等。此为其中之一。铜质篆刻阴文,卧羊纽

  • 香蜡田

    旧时土族土地租佃形式。亦称香烟地。始于明朝。流行于青海土族地区。明朝将土田分为官田与民田两种,并以土地作为庄田赐予寺院,寺院再将土地租给农民,收租以酥油和肉类为主,故名。此租为定额租,无论收成丰歉,乃

  • 主儿乞

    即“主儿勤”(620页)。

  • 胡都

    见“纳都”(1267页)。

  • 姑夕王

    匈奴王。握衍朐鞮单于(前60—前58年在位)时,率部驻牧匈奴东部,约当今内蒙古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一带,临近乌桓地。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遭乌桓击,人畜损丧过重,恐单于治罪,加之握衍朐

  • 京兆府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熙宗皇统二年(1142)以宋永兴军路并置,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辖京兆府;节镇州1:同州;防御州一;华州;刺史州4:商、虢、乾、耀。各府州共辖县36、镇37。全路共有278626

  • 阿真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阿津河卫。清代有阿津河,在兴京(今辽宁新宾县西

  • 李显忠

    1109—1177南宋将领,党项族。本名世辅。党项部苏尾九族巡检李永奇子。年方17随父出战金人,缒穴获敌,经略王庶奇之,补承信郎,充队将,由是知名。转武翼郎,充副将。金人陷延安,授承宣使,知同州,以计

  • 法海

    1671—173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世居佟佳,以地为姓。字渊若。图赖之孙,佟国纲次子。康熙进士,擢侍讲学士。五十五年(1716),擢广东巡抚。任内,疏请沿海官员应轻装简从。由粤东至浙江等

  • 随阔

    即“绥可”(19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