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满得染

萨满得染

萨满的主要神事活动之一。“得染”,赫哲语音译,意为“跳神看病”。今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信奉萨满教的赫哲、满、鄂伦春、鄂温克等族,旧时民间认为,人生病是由于神鬼降灾所致,故家有人患病即请萨满跳神治病。赫哲族萨满跳神治病一般都在晚间进行。先是患者家人携一壶酒至萨满家去请,萨满应时前来。穿戴神衣、神帽,手持神鼓。跳神时屋内不点灯,堂屋地下放香炉,里边烧香草。过程分四步:(1)请神。萨满至病人家后,在西炕上供※爱米神(萨满的保护神),将带来的布克春诸神偶系于神裙,曲一膝坐于炕沿,目半开半闭,击鼓唱请神词。(2)探病源。病人被扶坐起。甲立(萨满助手)蹲在病人后,双手扶病人双肩,萨满边击鼓边依次述其所领神名,如甲立发觉在述到某神名时病人肩抖动,即认为是病人得罪此神所致。若述完其所领神名病人肩无抖动,再逐一点病人家所供神名,倘仍无反应,再数述山中鬼怪、妖魔和冤魂名。(3)抓魂。问清病源后,萨满先击鼓派自己的神去抓患者灵魂,继持神刀在患者面前狂舞,当病人在其舞刀过程中昏迷向后倒去,即认为灵魂已被捉归,病可自愈。(4)谢神。灵魂被捉回后,萨满再击鼓为病人祷告,并谢诸神帮助。次日病者家人携带祭品及香草等物去萨满家谢神。若数日后病仍未见好,萨满再来跳神。赶鬼跳神不给萨满报酬,请吃喝就可。如需经打仗捉回病人灵魂,扣灵魂的铁锅,病人好后送给萨满。

猜你喜欢

  • 铜丝网络

    契丹民族贵族的一种葬具。《虏廷事实》载:“北人丧葬之礼,盖各不同,”“惟契丹一种特有异焉,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从现有出土文物看,有两种:一种为手足网络,一种为全身网

  • 巴东蛮

    南北朝时巴东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泛称※荆蛮。※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奉节一带。其居地深山险阻,人迹罕至。南朝宋大明(457—464)中,与建平、宜都、天门等郡蛮同举兵。太宗、顺帝

  • 邦迪拉

    村名。因其贴靠邦迪拉山麓,故名。藏语意为“鼓壶山”。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鲍罗里河支流章玛河(一作“比长河”)谷。系德让宗与打陇宗的交通要冲。原属门巴族居住点。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为藏族、门巴族和

  • 秦晋

    明初云南澄江府土官。一作秦普。彝族。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总兵官拟充路南州土官。十七年赴京朝觐,授澄江府路南州(治今路南彝族自治县)同知。建文四年(1402)进京朝贺。永乐元年(1403),奉旨

  • 乌密氏

    党项姓氏。元代对原西夏皇族嵬名氏后裔称谓之一。

  • 耶律迭里

    ?—926契丹开国初期大臣。为夷离堇楚不鲁子,是辽太宗※耶律德光族兄。契丹族。年幼时多疾,得太祖阿保机抚爱,长成,投阿保机帐下。神册六年(921)正月,受任惕隐,掌皇族政教。三年后,为南院夷离堇。天赞

  • 元善见

    524—552东魏皇帝。534—550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肃宗※元诩后裔,清河文宣王元亶之世子。永熙三年(534),拜通直散骑侍郎,为骠骑大将军。孝武帝元修西投关中后,于十月被大丞相高欢拥立为

  • 贵州布政使司

    政区名。明永乐十一年(1413)改思州、思南、贵州宣慰司置。汉属牂柯郡和武陵郡。元置八番、顺元诸军民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以思州、思南两宣慰相仇杀,明廷命顾成率5万兵镇压,分其地为8府4州,始设布政使

  • 哈国兴

    清朝将领。直隶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人。回族。其先出自新疆回部,回将※哈攀龙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中武进士,授三等侍卫,任云南督标右营游击,迁东川营参将,治军严明,待人有礼,深得当地各族信任。三

  • 行宣政院

    元代官署名。亦称宣政院分院。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兼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军民事务。二十八年(1291),置行宣政院于杭州;至大四年(1311)撤销。延祐五年(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