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州卫指挥使司
明代地方官署名。洪武十一年(1378)设置。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故元茂州权知州杨者七及陇木头、静州、岳希蓬诸土官于洪武六年(1373)入朝贡献,与明朝建立关系。四川都司遣兵修灌县桥梁至陶关,汶川地方土酋孟道贵集众阻于陶关道。都司遣指挥胡渊、童胜等统兵分二道击败之。不久,两军会师于茂州,杨者七迎降,遂命其为知州,仍领州地,诏置茂州卫指挥使司;留指挥楚华将兵3千守之。
明代地方官署名。洪武十一年(1378)设置。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故元茂州权知州杨者七及陇木头、静州、岳希蓬诸土官于洪武六年(1373)入朝贡献,与明朝建立关系。四川都司遣兵修灌县桥梁至陶关,汶川地方土酋孟道贵集众阻于陶关道。都司遣指挥胡渊、童胜等统兵分二道击败之。不久,两军会师于茂州,杨者七迎降,遂命其为知州,仍领州地,诏置茂州卫指挥使司;留指挥楚华将兵3千守之。
参见“小宁国公主” (152页)。
吐蕃大臣。初名韦杰多日,或作杰多日达囊、杰多日达尼雅。一般属民出身。自幼头脑灵敏,曾受到赤祖德赞(815—838年在位)时宰相钵阐布勃阑卡贝云的重视及警惕。后挤入大臣行列,更名韦达纳坚。仇恨掌政僧人势
宋时壮族地区重镇。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地。领左江侬峒地思明、思陵、凭祥等州、县、峒八所。外通交趾,内达邕(南宁)、广(广州)。宋廷为监控左江流域土官、镇压当地峒丁,在此置提举峒丁、寨官、寨丁等。元废寨置
藏语音译,意为“内大相”。吐蕃官名。《新唐书·吐蕃传》:其官“又有内大相曰曩论掣逋”。为主管吐蕃内政之大臣。职位在“论茝”(大相、大论)之下。一般内务官则称“曩论”。内大相为内相中之最高等级,其下尚有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中亚名城。今译撒马尔罕。公元前4世纪即以“马拉坎达”著称。公元前329年被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攻占。公元1040年后为西喀喇汗朝首都。元宪宗元年(1251),设
?—1082西夏将领。党项羌族。惠宗时(1068—1086)官副统军。大安八年(1082)五月,惠宗母梁太后举兵攻宋,受命与都统军嵬名妹精嵬领兵数万攻宋环庆,掠淮安镇,为宋守将张守约合诸路兵所败,与妹
近代回族学生社团。1929年6月,由当时在北京的回族大中学学生代表李廷弼、马永贞等代表发起并组成。会址设在东四牌楼清真寺成达师范学校内。推选刘柏石、马永贞、王耕田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日常事务。以
1779—1842清大臣。字实生,号云卿。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回族。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翌年会试,联捷廷试,中一甲进士第三名,俗称“探花公”,授翰林院编修。后四校京闱,主浙江乡试,督广东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善采捕者”。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宗宁、夹谷守中皆本名阿土古。
亦作“什古迺”。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瘠人”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丞相※完颜襄的祖父即名什古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