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若友

若友

即“药卢”(1602页)。

猜你喜欢

  • 乌泥

    西夏语“太后”之汉译名。

  • 梅加羊

    见“西阳蛮”(696页)。

  • 喀尔喀会议通商定约

    见“中俄恰克图条约”(302页)。

  • 与墩

    见“预墩”(1962页)。

  • 扎哩卫

    见“劄里卫”(2453页)。

  • 阿勒答

    蒙古族测量长度的单位。蒙古语音译。始见于《蒙古秘史》,旁译作度,总译作度亦作步。即成人向左右分别伸直两手,从左手中指尖端至右手中指尖端的长度,约五至六尺(因人而异),与汉族的“度”相同。早在成吉思汗以

  • 攸乐

    见“基诺族”(2027页)。

  • 苴那时

    唐代嶲州东蛮两林部首领。又作苴乌星。辖地在勿邓部之南70里,丰琶部之北,占有今四川越西县普雄地区及美姑县北部,与勿邓、丰琶合称东蛮三部。下辖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地虽狭,势力最强,被三部推为长

  • 车里宣慰使司地方志

    参见“泐史”(1138页)。

  • 科尔沁部

    蒙古部名。明代又译作好儿趁。明洪熙年间(1425),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古塔斯哈喇遭厄鲁特部侵袭,徙居嫩江依兀良哈,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故称所部为嫩科尔沁以区别之。初与札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