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福依基

福依基

赫哲语音译,意为“鹿角神帽”。又称“胡也刻”。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旧时赫哲族萨满的神帽有初级神帽、鹿角神帽两种。男萨满戴的鹿角神帽(女萨满戴的神帽与初级神帽相似),表示等级和派别。新萨满领神先戴用布或兽皮包裹铁圈的初级神帽,经二三年后才能戴此帽。帽上每枝鹿角的叉数多少表示萨满等级高低和本领大小,分3叉、5叉、7叉、9叉、12叉、15叉6级。初戴3叉的,以后按年进级,但进级年限不定,一般升戴15叉约需四五十年。有的地区以12叉为最高品级。赫哲族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之分,神帽上鹿角枝数多少是其标志。河神派左右各1枝,独角龙派左右各两枝,江神派左右各3枝。各种神帽皆有铜镜、飘带、铜铃等饰物。铜镜在帽正中,功能是保护萨满的头。飘带以布和熊皮制作。飘带和铜铃数目的多寡,因萨满品级高低而有不同规定,20世纪中叶飘带已无固定数。此外,神帽鹿角中间有一铜或铁制的鸠神,两旁又各有一空吉神,有时帽上还挂有求子袋,这些神偶分别表示为萨满的保护神或助手。

猜你喜欢

  • 豆卢宽

    ?—650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先世鲜卑豆卢氏。隋相州刺史、南陈郡公豆卢通子,隋文帝杨坚甥。大业(605—618)末,为梁泉令。及唐高祖李渊定关中,与郡守萧瑀率豪右赴长安,累授殿中监。子

  • 刚涅尔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中掌管供佛礼仪的僧人。任此职务者对僧人拜佛应行礼仪,应诵经咒,应燃何灯,应祝何福,以及如何接受施主布施,均应通晓,以便临场布置、说明,行礼如仪。并负责管理殿内珍品,不得任其损失。地位不

  • 法王

    藏语称“却杰”。原为释迦牟尼称号之一。后引申为对闫罗王、神话故事人物、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及高僧等人之称呼。元至元七年(1270)封帝师※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代亦用之于藏传佛教首领的封号,如封阐化等

  • 硕托

    ?—1643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二子。初封台吉。后金天命六年(1621),进军辽沈,从皇太极追杀明总兵朱万良军,颇有战功。八年,晋封贝勒,参议国政。十年(1

  • 那黑沙不

    见“那色波”(930页)。

  • 交换婚

    一种集团与集团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交换妻子或丈夫的婚姻形式。萌芽于两合氏族外婚制阶段。当时禁止男女在本氏族内互相婚媾,而是甲乙两氏族结成互婚联盟,各以对方氏族之异性为夫妻。此称直接交换婚。由于两个氏族

  • 宇文莫圭

    即“宇文莫廆”(901页)。

  • 杨干贞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义宁国君主。一作杨干真。白蛮(白族先民)大姓。和村(在今云南宾川县)人。《南诏野史》传其为南诏王隆舜私生子,其母带孕适渔人杨氏,故为杨氏子。长仕郑氏大长和国,官至剑川(胡蔚本《南诏野

  • 塔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托新卫,并注托新河在齐齐哈尔西,入绰尔河。

  • 西藏交涉略史

    书名。谢彬著。1卷9章。论述自清光绪二年(1876)英人马嘉里在云南被杀,英国迫清政府订立《烟台条约》附款《另议专条》(有关西藏的不平等条约)始,至民国八年(1919)中英关于藏案之交涉经过。包括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