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百夷

百夷

古族名。亦作“伯夷”、“僰夷”、“摆夷”。元明时期对傣族先民的称谓。始见于元李京《云南志略》、周致中《异域志》等书,为唐宋时“白衣”之同音异写。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钱古训、李思聪奉命至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今云南德宏地区),归著《百夷传》,记述当地傣族之事颇详,后之言傣族诸书,多自此取材,“百夷”一称遂逐渐代替“金齿”、“白衣”、“白夷”等称谓,被习用为傣族专称。已往该书中又有“大百夷”、“小百夷”之分。前者主要指西部德宏地区傣族,后者主要指怒江以东至西双版纳即滇南地区傣族。与德宏傣族自称“傣哪”,西双版纳傣族自称“傣泐”相符。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与谢肇淛《滇略》中的大小百夷的划分,则近似民间“汉(旱)傣”、“水傣”之说,汉(旱)傣接近内地,水傣靠近边疆。明中叶以前多以“淛”或“淛人”称白族先民,明后期李元阳修《云南通志》将指傣族的“百夷”改为“淛夷”,致使淛夷一称所指混乱。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多写作“摆夷”。明代,“百夷”亦作地名,指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地,当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

猜你喜欢

  • 永丰王

    元朝封爵。一作永丰郡王。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皇庆元年(1312),弘吉剌部主德薛禅后裔丑汉驸马受封。

  • 撒鸾

    见“耶律雅里”(1321页)。

  • 多罗特色楞

    ?—1909清代蒙古族王公。阿拉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札萨克和硕亲王※贡桑珠尔默特子。光绪二年(1876),受命袭父爵。四年(1878),赐御前行走。屡率属进京朝觐,多获赏赉。十九年(1893),阿旗

  • 货利习弥伽

    见“花剌子模”(999页)。

  • 虎督度

    呼图克图的异译,又称小活佛,即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249页)。

  • 纳勒

    傣语音译,意为“剩余的田”。系指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村社按户平均分配后余下土地,其中也包括离寨的社员交回的份地。多租给寨内劳力较强的单户耕种,也有租给外寨人耕种的,由村社负责收租,租金用于村寨公

  • 南诏世宗

    见“逻盛”(2062页)。

  • 黑倭尼

    族名。哈尼族他称。分布于云南元江以南思普一带。倪蜕《云南事略》谓元江倭泥(哈尼)黑白二种。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镇沅州的哈尼族属之,普洱府属思茅有之。道光《普洱府志》卷28、黑窝泥,宁洱(普

  • 蒲昌海

    西域古湖名。见《汉书》、《后汉书》西域传。《史记·大宛列传》称盐泽。《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又名泑泽。辅日海、牢兰(《释氏西域记》作牢兰海)、临海。清代《汉书西域传补注》:回部(维吾尔)语称罗布淖尔

  • 图瞻

    清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初居巴育特地方。后金建国初,率子弟族人归附,努尔哈赤以贝勒女妻之。以其所统人丁分编一牛录,令其管辖。未几,管梅勒章京事。崇德七年(1642),从征明,围锦州,率本固山兵败松山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