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考
拉祜语音译,意为“地窝铺”。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农民一种季节性的田间临时住房。以竹和茅草构成。当地主要实行刀耕火种,由于耕地分散和年年易地,为了适应山地作业的特点和减少每天路途奔波,各家各户普遍在自己的耕地附近盖起临时住宅,一般从春耕开始到秋收结束,一年大部分时间一家大小居住于此中,便于防鸟兽和必要的田间管理。这是早期原始迁徙农业一种带普遍性的居屋形式。也是拉祜族从原先母系大家庭蜕化为个体家庭的最初居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农闲时或逢年过节仍回到共同的大房子中相叙。
拉祜语音译,意为“地窝铺”。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农民一种季节性的田间临时住房。以竹和茅草构成。当地主要实行刀耕火种,由于耕地分散和年年易地,为了适应山地作业的特点和减少每天路途奔波,各家各户普遍在自己的耕地附近盖起临时住宅,一般从春耕开始到秋收结束,一年大部分时间一家大小居住于此中,便于防鸟兽和必要的田间管理。这是早期原始迁徙农业一种带普遍性的居屋形式。也是拉祜族从原先母系大家庭蜕化为个体家庭的最初居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农闲时或逢年过节仍回到共同的大房子中相叙。
元朝宗王。又译老的罕。蒙古孛儿只斤氏。西平王※奥鲁赤孙,铁木儿不花子。武宗至大二年(1309),封云南王,代梁王松山出镇云南。四年,奉命与云南行省右丞阿忽台讨八百媳妇国及大小彻里。仁宗皇庆元年(131
十六世纪后期,缅甸莽氏洞吾王朝在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支持下,四出侵略,并将主要锋芒指向德宏。首先侵扰木邦、孟密,继进扰陇川,企图策动边境土司投缅。陇川宣抚使※多士宁联络各土司拒绝诱降。明万历元年(1573
1163—1224即金宣宗。本名吾睹补,亦作吾都补,大定二十六年(1186),世宗赐名廅。章宗又赐名从嘉。女真族。完颜氏。世宗孙,显宗允恭长子。大定十八年(1178),封温国公,加特进。二十九年,进封
书名。清嘉庆(1796—1820)中徐松撰,道光元年(1821)松筠厘定奏进。正文12卷,附卷首,实为13卷。卷首辑录清朝政府统一西北地区时乾隆御制《准噶尔全部纪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等诗文。正
参见“山南”(118页)。
黄帽派喇嘛庙。藏名“丹吉楞”。因位于贺兰山南部山谷中,与福因寺相对,故又称“南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阿拉善旗郡王罗卜藏多尔济置建。弘历赐额。为该旗最大寺庙。相传同治(1862—1874)初
清代藏传佛教僧人。又称达擦济咙呼图克图。藏族。生于喀木类乌齐之拉喀色尔地方。被确认为西藏济咙寺呼图克图七世。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卫藏永安寺),属哲蚌寺果芒扎仓,为出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
?—1776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高宗※弘历第十二子。嘉庆四年(1799),追封贝勒。著有《日课诗稿》。
见“阿斯”(1197页)。
东魏大臣。字保年。附化人。族属匈奴,破六韩氏(潘六奚氏)。匈奴右谷蠡王潘六奚后裔,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军将领破六韩孔雀之子。有胆略,善骑射。孝明帝孝昌元年(525),起义失败,父被杀后,归附北魏大臣尔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