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玉树藏族移住青海章程

玉树藏族移住青海章程

清朝所定玉树藏族留住青海蒙古牧地应遵守的规定。道光十八年(1838),玉树藏族三十九族内雍希叶布、蒙古尔津、尼牙木错、卡爱尔等四族,因屡被果洛克族抢劫,陆续逃入青海右翼正盟长郡王游牧地,盟长棍楚克济克默特,愿让出空闲牧地留其驻牧。为使蒙藏相安,青海当局制定如下章程:遵界址住牧,不得搬移侵占他旗地方,致滋争端;命藏族百户、百长管束,令蒙古郡王稽查;已来该地的藏族依现清查户口人数驻牧,不准再招引玉树各族前来;按年交纳贡马银;依照蒙古易粮之例,按季赴青海大臣衙门请领照票,易买粮茶,不得私贩;住蒙古界内之藏族,同蒙古一律防护牧地;该藏族除纳贡马、兵差外,严禁章京等苛派差徭。二十九年(1849),因玉树地方无劫掠案,雍希叶布等族乃返玉树牧地。

猜你喜欢

  • 杨公满

    ?—1572明代广西府江壮、瑶人民起义首领。隆庆年间(1567—1572),府江两岸壮、瑶百姓不堪忍受官府压榨,怨声鼎沸。与杨钱甫等号召群众武装起义,先后攻陷荔浦的坊郭、平乐的乐山、峰门、南源等卫所,

  • 即“䤈僮尸逐侯鞮单于”(2541页)。

  • 功嘉葛剌思

    即“胆巴”(1712页)。

  • 拓跋窟咄

    ? —386代国宗室。鲜卑拓跋氏。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少子,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之叔。建国三十九年(376),父败亡后,以年长,为前秦将苻洛逼徙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受苻坚礼遇,入太学读书。后为避

  • 第德达喇嘛

    清代蒙古地区佛教寺庙的僧职名。达喇嘛的辅佐亦称副达喇嘛。凡达喇嘛德重年高,不胜烦剧,诸弟子又不允其退职时,通常设此副职以协助之。掌管寺庙教务、财政等事。配有随从格隆2人、班第4人,任职期间月银9两5钱

  • 北剋部

    ※契丹部族名。据《辽史·国语解》:“北剋、南剋,掌军官名,犹汉南北军之职”。统和十二年(994),以※奚府二剋所辖民户分置二部,成为辽圣宗三十四部之一。部民原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部设节

  • 别扒

    傈僳语音译,或称别扒时。意为“蜂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以蜂为其氏族图腾。传说因该氏族成员善于养蜂而得名。该氏族成员把“蜂”作为自己的姓氏和本氏族的象征。至现代,随着汉文化的影

  • 王田

    17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在台湾所霸占的田地。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后,下令把台湾土地收归荷兰东印度公司所有,并按土地沃瘠分为上、中、下三等,招募汉人和高山族人耕垦,供给耕牛、农具、籽种和修筑陂塘堤圳之费

  • 金附

    西域古地名。见《汉书·西域传》。为车师附近小国,因侵盗车师而被车师王攻破。清代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认为其地在吐鲁番的胜金口。但胜金口是峡谷之口,不宜聚居,金附当在今新疆吐鲁番县东胜金一带。

  • 酪摩

    藏语音译。即酥油茶桶。藏族人民搅拌酥油茶的特制工具,为直径约2寸之长圆桶,桶底外侧附2条皮带,便于脚踏固定不动,另有一木柄,端嵌圆盘,盘有四孔,其大小恰好装入桶内(藏语曰“梭咯”),将熬成红色的茶汁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