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河
即“乌尔图绰农河”(350页)。
即“乌尔图绰农河”(350页)。
清雍正乾隆年间贵州东南部苗民起义。为反抗清廷的军事强制和武力镇压,雍正十二年(1734),古州苗民包利欲行暴动,遭逮捕,经斗争获释。十三年二月,因地方官吏以征粮为名大肆敲榨,古州(今贵州榕江、黎平、从
元代宫廷礼俗之一。每年十二月十六日以后,选定一日,帝、后及太子坐于寝殿,自顶至手足缠系以黑白羊毛线,蒙古巫觋念咒语,于银槽中烧焚米糠、酥油,以其烟薰帝、后及太子身体。然后揪断其所缠系毛线,纳入槽中。帝
见“南京”(1586页)。
见“阿悉结”(1216页)。
藏语“chos skyung”的音译,意为“降神人”、“护法”;清译“吹忠”或意译“神汉”。旧时藏族对专事作法降神的宗教职业者的称谓。男女兼有。旧时西藏地方大至活佛转世、确认、重大事件的抉择,以及求雨
古地名。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三国时,魏、蜀争夺凉州。魏黄初初年(220),魏已据凉州大部。蜀除不断出兵与魏战于武都、汉阳、南安、陇西外,还开辟沿白水江、白龙江流域羌中地区以通湟中的道路,沿途建立据点,
孙中山领导的壮族武装起义。亦称“丁未防城之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岁次丁未)初,钦州(今广西钦州)那黎、那彭、那思等地壮族农民万余人,公推刘恩裕为首,召开大会,反对清政府的苛捐杂税(主要是糖捐
见“赤谷城”(1012页)。
见“拜苦卫”(1664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窝集右卫。永乐二年(1404)十月,兀者首领那海,义不扎尼等来朝,明廷在其所属之地置此卫,以那海为指挥同知。其地在今呼兰河支流通肯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