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炉山县

炉山县

县名。民国三年(1914),改清平县置。元置溱洞涪洞等处长官司、横坡长官司,属播州安抚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清平堡。二十二年(1389),改清平卫,治在堡北,隶贵州都司。二十三年,指挥司建土城;改置清平长官司,属平越卫。三十年(1397),复属清平卫。弘治七年(1494),改清平长官司置清平县,属麻哈州,后属都匀府。正德十二年(1517),另置香炉山守御所,属清平卫。清康熙十一年(1672),复置清平县。后因苗民起义城毁,同治十一年(1872),修复。民国三年(1914),改清平县为炉山县。今省入凯里。其地多苗族。

猜你喜欢

  • 端木采

    清代诗人、书画家。字子畴,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回族。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优贡。同治(1862—1874)间,官知县,累迁内阁侍读。性兀傲,不能谐俗。喜经史、善诗文、工书法。书承唐代颜真卿,尤

  • 刘钧

    即“刘承钧”(864页)。

  • 扎差

    藏语音译,即“喇嘛差”。是寺院领主对农牧民的剥削形式之一。旧时西藏地区寺院头人经常以勒派方式,让一些贫苦农牧民子弟到寺庙来,名义上是当喇嘛,实际是在寺院中当差服役,※差巴有3子者,2子去支差,※堆穷(

  • 买国良

    ?—1748清朝将领。四川西昌人。回族。由行伍出师西藏,累功至署守备参营将事。乾隆十二年(1747),随川陕总督张广泗等出征金川,设伏攻克色底碉。次年又随任举再征,连克牛厂、乌撒山、石碉木城,色尔力石

  • 顾八代

    ? —1708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字文起。顾纳禅次子。好读书,善射。以荫生充护军。顺治十六年(1659),随征云南,因功授户部笔帖式,袭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擢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康熙十四

  • 成都鼓楼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位于四川成都市内鼓楼南街。坐西向东。据说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一说始建于清初。大殿门前上方,悬挂雍正十二年(1734)清果亲王题写的“世守良规”匾额。亭上亦有雍正年间匾额

  • 努尔哈赤

    1559—1626即清太祖。满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家,建州女真首领,后金国创始者。又作弩尔哈奇、努尔哈齐(满语,意为“野猪皮”)。爱新觉罗氏。号淑勒贝勒(满语,意为“聪睿王”)。明初建州左卫大

  • 孛极烈

    即“勃极烈”(1584页)。

  • 善水

    即“盖水”(2123页)。

  • 壬戌华州回变记

    书名。清末刘东野撰。作者据亲身闻见详记同治元年(1862)四月陕西华州回民起义发生的原因及五月初八日回民南渡渭河消灭地主武装并战领绝大部分堡寨的战斗经过,以成是书。1917年曾由其子刘澍瀛校刊、铅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