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头古城

海头古城

古城遗址。位于新疆若羌县罗布泊地区。东北距楼兰古城49.6公里,西南距米兰114.4公里。古城东墙长163米,南墙长82米,西墙长160米,北墙长87.5米,城周492.5米。呈长方形。城内布局,北半部是深约3米,南北60米,东西约40米大坑。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城南半部,但大部分被流沙掩埋。房屋遗址仍依稀可见,主要是一组东西长46米,南北宽13.5米建筑群。1909年春,日本大谷考察队成员桔瑞超首次发现,并因得西域长史李柏信稿(李柏文书)而得名海头城。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第二次赴楼兰考察时在此进行盗掘,将此城编号为LK古城。得石器、铜器、陶器、铁器、玻璃片、残丝毛织物等文物近200件。1980年、1988年,中国学者2次进入此城考察。近人研究认为是汉代伊循故址。

猜你喜欢

  • 忽都虎

    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忽都忽、胡土虎、失吉忽秃忽,汉人称胡丞相。塔塔儿氏。宋庆元二年(1196),本部为金军及蒙古军所败,被获,为成吉思汗母月伦收为养子,后随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善射著称,享“那颜

  • 建陵

    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函普子跋海为安皇帝。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建陵。原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1156)迁葬于大房山(今北京房山)。

  • 兴京陵

    见“永陵”(635页)。

  • 鄂多里

    参见“吾都里”(1047页)。

  • 塔札别克

    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阿尔班部首领。全称塔札别克·布苏尔曼诺夫。同治十年(1871)三月,因不满沙俄的侵略和统治,致信伊犁“苏丹”,表示愿率部移居伊犁。获允,率众千余户经春济前来,被安置于托古斯塔

  • 沐绍勋

    1504—1536明朝将领。安徽凤阳府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回族。沐昆之子。正德(1506—1521)年间,父死,嗣黔国公,佩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嘉靖(1522—1566)中,征寻甸、武定之叛,以功加

  • 旗地

    清代八旗成员所占有的田地。始于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辽沈地区实行“计丁授田”,每一成年旗丁授田6垧。后继续推行此制,于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1662—1722)初年,清政府先后进

  • 车里宣慰使司地方志

    参见“泐史”(1138页)。

  • 布寨

    见“卜寨”(18页)。

  • 北沃沮

    古沃沮族的一支。因分布于沃沮区域北部(一说在长白山北)而得名。《后汉书》等称其“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史界比定分布地区说法不尽一致:一说在今吉林省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等县地;一说图们江以北,兴凯湖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