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沈曾植

沈曾植

1850—1922

清末学者。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光绪进士。历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兼总理衙门章京。二十一年(1895)参与组织强学会。八国联军入侵后,赞同“东南自保”,奔走于江南各省之间。二十九年(1903)起,先后任江西广信、南昌知府,署督粮道及江西按察使。三十二年任安徽提学使,赴日本考察学务,后署安徽布政使,举办“新政”。辛亥革命后居沪,以遗老自居,提倡国粹与佛学,一度总纂《续浙江通志》。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受任“学部尚书”。通经史、文学、音韵,书法、佛典亦有研究,尤精辽金元三史及西北南洋地理沿革。著有《元圣武亲征录校注》、《元秘史补注》15卷、《蒙古源流笺证》8卷、《岛夷志略广证》,皆以精审著名于世,所作诗号“同光诗体”。

猜你喜欢

  • 宁州土知州

    元、明彝族土官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以宁部置宁州(辖今云南省华宁、通海、峨山一带)后,以当地彝族首领任知州。明初禄威任职。洪武十六年(1383),其弟弄甥赴京朝觐,次年明授弄甥土知州。宣德元年(

  • 夏世祖

    见“赫连勃勃”(2423页)。

  • 马聚成

    明将领。字萃有。安徽全椒人。回族。原籍山西。元至正十年(1350)迁安徽全椒,遂家焉。十三年(1353),投奔朱元璋军。明洪武十四年(1381)调守安庆,拱卫金陵(今南京)屏障,封明威将军,官安庆卫指

  • 正大营

    地名。位于贵州铜仁城北30里,铜仁至松桃之间。四面皆山,中有一平坝,约数里,形如釜底。为苗民聚居地。旧建有石城一座,设弁兵防守。清代乾嘉时苗民大起义始于此地。

  • 撒板

    ①见“萧铎户斡”(2002页) ②见“萧孝忠”(1994页)。

  • 相加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等,记其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之第一等级,位在※“对卢”等诸官之上;《北史》、《新唐书》等所列凡12等级官号中,不见其名。

  • 密图巴里伯克

    参见“木特斡里伯克”(260页)。

  • 酥油花灯会

    藏语称“美多却杰”,意为“摆花节”。藏族传统盛会。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等地。每年藏历正月十五举行,故又称“正月十五灯节”。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正月十五日,时宗喀巴创办拉萨※传召法会,为文成公主

  • 南海甘蕉蒲氏家谱

    回族族谱名。初辑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蒲氏之八世孙蒲携南与其子孙共同编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丰五年(1855)、光绪七年(1881)、三十三年(1907)五次重修。1913年付印

  • 投充地

    清初汉族农民等或自动或被逼献地投于八旗下,其所带地亩称投充地。入关之前,已有带地投充者。顺治(1644—1661)初,圈地令颁布后,北京周围各州县民带地投充者甚多。所带地亩,少者数亩,多则数顷,合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