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

①以本民族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用。封建社会的统治民族以本民族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利益,以民族主义思想为指针,对异民族实行民族压迫。资产阶级革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以民族主义号召反对民族压迫,曾经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殖民地、附属国和被压迫民族,在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和侵略中,都以民族主义思想为武器进行斗争,同样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都以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在进步性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尤其是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统治民族的统治阶级对外以“全民族”利益为幌子,对殖民地、附属国和一切弱小民族实行民族压迫;对内,统治民族以“优秀”民族自居,对异民族实行民族压迫,这时的民族主义,均已成为反动的民族主义。无产阶级主张国际主义,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民族主义;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主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反对民族主义。 ②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之一即“民族主义”,最早的含义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以此作为反对清朝统治的口号;后来孙中山对民族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提出对内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始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猜你喜欢

  • 嘉木样呼图克图三世

    见“罗桑图旦久美嘉措”(1425页)。

  • 梁弥机

    ?—485宕昌羌国王。※梁弥治之子。父卒,袭位,遣司马利柱奉表贡方物于北魏。杨文度叛魏,围武都(今甘肃武都东南),遣其二兄率众救之,破文度。魏文帝时,遣子桥表贡朱砂、雌黄、白石胆各百斤,后岁以为常,朝

  • 杨铭

    见“哈铭”(1630页)。

  • 门艺事件

    渤海国王大武艺挑起的与唐冲突。唐开元十年(722),黑水靺鞨遣使朝唐,唐任命其酋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十四年,唐以黑水靺鞨地置黑水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并派汉官为长史。渤海王大武艺时正“斥大土宇”,扩展

  • 那离羌

    ※烧当羌的一支。东汉永和在三年(138),众3千余骑攻金城(治允吾,今甘肃永靖县西北),被汉将马贤击败。失众400余,马千余匹。复西招羌胡,杀掠吏民。次年,又攻汉马贤军,失败,损失1200余人,马、骡

  • 噶勒丹达尔札

    ?—1765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伊克明安氏。清辅国公罗卜藏第五子。雍正九年(1731),因受兄巴济裹胁,潜归准噶尔,驻牧特穆尔图淖尔(前苏联境内伊塞克湖)一带。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抵伊犁,偕

  • 额外教习苏拉喇嘛

    清代驻京以及蒙古佛教僧职名。担任教习经学等事宜。一般为※教习苏拉喇嘛的副职。理藩院规定每人每月饷银2两、米7斗5升、坐马1匹、饲料黑豆6斗、谷草30束、羊草30束。清末将马草等改折成马乾银。

  • 揭文安公全集

    书名。元揭傒斯(1274—1344)撰。14卷,补遗1卷。作者元代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字曼硕。幼年家贫,刻苦攻读。延祐(1314—1320)初,以荐授国史院编修官,撰功臣列传。文宗时任奎章阁授经郎,

  • 乔散可望

    东乡语音译,意为“后儿子”。旧时东乡族地区民间对有钱人廉价买来的穷苦人的称谓。多为农民阶层中极贫苦者,类似奴隶、半奴隶性质。民国二十年(1931)左右,出现大量破产农民,被迫将自己10岁左右的子女,出

  • 拉鲁

    藏语译音。全称拉鲁噶察。西藏贵族家族之一。源于在拉萨的宅第名。始于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之父索南达吉,索南达吉有3子,长子索诺木达喜,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以其子成为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被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