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枹罕

枹罕

古县、镇、郡名。原为罕羌侯邑。西汉置县,属金城郡(治今甘肃永靖县西北湟水南岸)。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张氏复置。前秦建元十六年(380),苻坚分诸氐于宗亲,各领之散居方镇,命毛兴为镇西将军、河州刺史,镇于此。太安二年(386),苻登被枹罕诸氐推为使持节、都督陇右征羌诸军事、抚军大将军、雍河二州牧、略阳公。西秦乞伏炽槃曾迁都于此。北魏移治今临夏县,后设镇,以威慑吐谷浑等。太和十六年(492),改为河州。北周设枹罕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605—618)初复置。唐初改为河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复置县。元废。

猜你喜欢

  • 公管佐领

    见“公中佐领”(325页)。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前右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汗车凌族子班珠尔率众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固山贝子,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

  • 杨九乍

    明代“凉山三雄”之一。彝族。万历(1573—1619)前期四川雷波头目。万历十五年(1587),伙同四川邛部土司(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所属腻乃酋长撒假,黄螂头目安兴抢掠营丁、赖因、烟溪等地,掳去李永政

  • 焉耆—龟兹文

    公元3—9世纪居住在中国新疆操印欧语的居民使用的一种古代文字。20世纪初发现于新疆的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等地。它所记录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东支。由于这种语言过去很长时间被认为是“吐火罗语”,所以这

  • 诞圩

    壮语称“吭诞”。壮族民间建立圩场(集市)的第一个圩日子。流行于广西那坡、靖西、德保等县。据1948年《靖西县志》载,源于宋朝。相传北宋末年某年某月某日,壮族地区开始建立圩场。届时,农民们将自产的农副产

  • 素泰伊勒登

    ?—170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噶尔玛孙,札萨克亲王善巴族弟。初隶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驻牧翁古布尔哈台。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众归清,赐牧四子部

  • 折嗣伦

    号太山公,党项族。唐末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折宗本子。约生当唐宣宗大中时期(847—859)。隶晋王李克用帐下。善团结部族,对付契丹与党项。临危致命,不顾其死。封上柱国,以其地为府谷镇。后授麟州刺史

  • 失活

    ①(?—718)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失活。出自大贺氏族。为反唐首领李尽忠之从父弟。自神功元年(697)其堂兄尽忠反唐失败后,契丹即附突厥。后,他以突厥默啜政衰,于开元二年(714,一作三年),

  • 圭峰集

    书名。元卢琦撰。2卷。琦,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字希韩,号立斋。至正二年(1342)任州录事,迁永春县尹,改调宁德,晋漕司提举,除平阳州,命下而卒。以良吏称。是集载赋3篇、记6篇、志铭2篇、祭文1篇

  • 兀儿失温河

    元代河流名。又译乌尔繖河、乌里顺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境内乌尔逊河。南源捕鱼儿海子(今贝尔湖),北入阔连海子(今呼伦湖)。据《元朝秘史》,蒙古国建立前,塔塔儿人一部分居该地。蒙古诸部联盟首领、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