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保宗

杨保宗

?—443

后仇池国君主。一名羌奴。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玄之子。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父卒,继位,旋为其叔杨难当所废。九年(432),被难当封为镇南将军,镇宕昌(一作石昌)。后因谋袭难当,事泄被系。十二年(435),获释,出镇董亭(今甘肃武山县南)。十六年(439),与兄杨保显投北魏,被太武帝封为都督陇西诸军事、征南大将军(一说征西大将军)、秦州牧、武都王(一说南秦王),尚公主,镇上邽(今甘肃天水)。十九年(442),难当为宋军所败,失仇池,投奔北魏后,保宗受命与诸将分路出兵,约会仇池。次年,夺取仇池,逼走宋所立仇池君主其弟杨保炽。与拓跋齐对镇骆谷(今甘肃成县西),复其国。后受弟杨文德劝唆,谋据险自固以叛魏,事泄,被拓跋齐诱执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古城),魏太武帝命难当杀之。自此,杨氏失仇池,仅以葭芦、武兴、阴平等地立国。

猜你喜欢

  • 南诏三十七蛮部

    唐宋时期对云南东部少数民族37个部落的统称。南诏、大理时均称此名。包括因远部(居元江)、休腊部(居河西)、嶍峨部(居嶍峨县)、屈中部(居阿迷州)、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为临安府两长官司)、铁容甸部(亏

  • 安西厅

    清代厅名。①雍正三年(1725,一作二年)置。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布隆吉镇。辖安西、沙州(今敦煌县治)二卫。六年(1728),徙治大湾(今安西城),领安西、柳沟、沙洲三卫。乾隆二十四年(1759)升为

  • 策垫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随十一世达赖喇嘛往各处瞻礼布施,深得信赖。加恩破例由代琫晋升为噶伦。咸丰二年(1852),奉命同乍丫守备查办乍丫地区小喇嘛拘禁诺门罕,焚掠敕书、印信及寺院财产案,拿获首犯彭

  • 泑泽

    西域古湖名。《说文解字》曰:泑泽,在昆仑下。即“蒲昌海”(2319页)。

  • 沈阳日记

    书名。记载清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元年(1644)朝鲜王世子李��、二王子李淏、麟坪大君留在沈阳为质期间的记录。该书除记述朝鲜质子人等在沈阳的生活琐事外,对跟随清太宗征

  • 公孙贺

    汉朝官员。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人。平曲侯公孙昆邪之孙。少为骑士,屡有战功。召为太子舍人。建元元年(前140),武帝即位,累迁至太仆。以妻君孺为卫皇后姊,渐受宠。元光(前134—前129)中,拜轻车将军,

  • 六番招讨使司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等路地方官署名。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仍以帝师领院事。宣政

  • 诺尔布敦多克

    ?—1756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一译诺尔布端多布。博尔济吉特氏。※昆都伦乌巴什五世孙,※罗卜藏车凌子。初游牧于额琳哈毕尔噶(今新疆依连哈比尔尕山)。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时,遣长子鄂齐

  • 测丁

    见“阿巴”(1190页)。

  • 民族关系

    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互相交往中所产生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既有友好往来,互通有无的一面,又有民族歧视、压迫、掠夺的一面。前者主要发生在各民族人民间,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剥削阶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