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光弼

李光弼

708—764

唐朝大将。契丹族。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人。契丹首领。唐蓟郡公楷洛之子。沉毅有大略,善骑射,武后时入朝,历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安北都护,以破吐蕃、吐谷浑功,进云麾将军,累迁朔方节度副使。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出任河东节度副使,兼云中太守,加魏郡太、河北采访使,与郭子仪联军经略河北,连克十余郡,于太原大败史思明部。乾元二年(759),升天下兵马副元帅,讨安庆绪。宝应元年(762),出镇徐州,封临准王。次年,派兵镇压浙东袁晁起义。广德二年卒于军。

猜你喜欢

  • 麦力艮台吉

    见“麦力哥台吉”(958页)。

  • 答里台斡赤斤

    见“答里台”(2239页)。

  • 杂泛差役

    元代汉地民户差发名目之一。又称杂役。指劳役和职役2种,劳役随时按需要征发,从事修筑、运输等;职役有乡之里正、都之主首、隅之隅正、坊之坊正等,负责催输差税、徭役,维持秩序。一般任期一年。元初,军、匠、站

  • 元云南行省所辖军民屯田

    元统一全国后,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少数民族地区则兼有控扼之意。其在云南行省,先后置军民屯共达12处。中大理、金齿等处于至元十二年(1275)拘刷漏籍人户置民屯,二十六年(1289)

  • 东沃沮

    古沃沮族的一支(一说即沃沮)。因其分布于盖马大山(今长白山及狼林山脉,一说仅指狼林山脉)以东而得名。又因其在北沃沮(一说在长白山)南,故又称南沃沮。分布地区南至今朝鲜元山市以北与貊接,

  • 养易斋学人

    清代满族女文人。清宗室嘎公之女,袭封男爵珠亮妻,封一品夫人。嵩山、峒山母。著有《养易斋集》。

  • 钟院

    契丹官署。属监察鞫狱机构。《辽史·国语解》称:“钟院,有冤者击钟,以达于上。”契丹开国时置,《刑法志》记※耶律阿保机“置钟院以达民冤”。辽穆宗时废,至景宗保宁三年(971),“以穆宗废钟院,穷民有冤者

  • 西强城

    古城名。《旧唐书·地理志》作马牧城。因在西强山,故名。故址在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边境之西倾山。东晋末年吐谷浑王阿柴所筑,由其从子西强公吐谷浑敕来泥驻守。唐武德二年(619),置叠州,领合川、乐川、叠川

  • 诺贺钵

    即“诺曷钵”(1954页)。

  • 拓跋焘

    408—452北魏皇帝。423—452年在位。亦称佛厘、佛狸伐。鲜卑拓跋氏。※拓跋太宗嗣长子,母杜贵嫔,冀州汉人。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封泰平王,拜相国,加大将军,寻立为皇太子。父疾,奉命监国,总